郑云和告诉她,学校准备在一周后开迎新会,到时请她作为新生代表讲话。
&ot;校长,是因为这次我提出了新生接待流程吗?&ot;
&ot;不止是因为这个原因。&ot;郑云和温和地看着她,&ot;苏葵同学,除去对学校的贡献你的成绩也是最优秀的,让你作为学生代表,是学校经过讨论一致通过的。&ot;
高考成绩虽然不在全国公布,直接刊登录取结果,但学校里却是知道的。
这个时候还没有高考状元的说法,但苏葵的成绩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状元。
学习成绩优异,个人能力强,为人不骄不躁又谦虚,也难怪所有见过她的老师都喜欢她了。
郑云和还说,到时候就把表彰大会也一起办了,正好借她的事迹好好鼓励鼓励同学们。
自从那天程主任当着大家的面说出苏葵就是提出此次新生接待的人,回去大家看她的眼神瞬间就不一样了。
一时间宿舍几个人都不敢跟她说话。
&ot;胡芳,是你帮我打了水吗?谢谢你。&ot;
直到苏葵开口,态度没有任何变化,胡芳才鼓起勇气小声问∶&ot;苏葵,程主任说的是真的吗,这次新生接待真的是你提的?&ot;
其他人都悄悄听着。
苏葵笑着对她点头∶&ot;我来得早,就帮老师们提了一些建议,帮了一些忙。&ot;
真的是她!
她们已经听上一届的师兄师姐说了,以前他们来的时候可没有这么简单的流程,好多人不清楚流程也找不到路,要人一个个亲自领他们去,更没有人一开始就告诉他们助学金的事情,当时很多同学心里都是担心的。
所以说,这些简单又为他们考虑的流程,竟然都是苏葵提的!
&ot;苏葵同学,你真是太了不起了!&ot;
胡芳听得心里特别感激,不知道说什么,只好一直夸她。
其余人见苏葵态度依旧温和,也纷纷开始和她说话,就是和胡芳一起夸赞这个厉害的新同学。
只有两个人依旧不说话,一个李玉华就坐在那里看书,仿佛除了读书什么也不在意。
一个乔海燕时不时用眼神往这边看。
而无论大家问什么问题,苏葵都很好脾气地回答。渐渐的,大家也明白过来,这个同学虽然看上去气场很强让人不敢接近,但她本人是非常和善的。
&ot;之前校长叫你去做什么?&ot;
一道声音忽然出现。
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乔海燕。
面对她们的目光,乔海燕坐直了身子∶&ot;她们问你你都回答了。&ot;
她问怎么就不能回答了?
苏葵只是笑了笑∶&ot;没什么,只是商量一下表彰的事情,还有-
她一错不错地听着。
苏葵顿了顿,才继续道∶&ot;让我作为新生代表在迎新晚会上讲话……而已。
而已?!
几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学校那么多系,那么多新生,竟然选择了苏葵作为新生代表!
&ot;为什么是你?&ot;她忍不住问。
苏葵脸上的表情忽然沉了下来,面无表情的样子十分严肃,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乔海燕也吓了一跳∶&ot;我…&ot;
她还没说什么,却听苏葵深沉开口∶&ot;大概,是因为我的成绩最好吧。&ot;
乔海燕彻底惊呆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夸自己的人,不应该谦虚吗?
苏葵又对她微笑∶&ot;还有问题吗?&ot;
她下意识摇头。
围观了整个过程的宿舍五人组几人决定收回刚才的话,苏葵同学和善是和善,可怕也是真可怕啊!
直到第二天到了班上,大家都是一脸敬畏地看着她。
今天他们要参观校园和校史展览。
领着她们参观学校的是英语系的系主任郑云虹教授。
等大家都到齐后,系里给每一名同学发了一枚白色的校徽,上面印着金光闪闪的&ot;京城大学&ot;几个字。
郑云虹看着这群新生好奇的面孔,含笑问道∶&ot;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上面的字是谁写的?&ot;
大家还正在反应,苏葵的声音已经响起∶&ot;是首长写的。&ot;
大家都看着她。
&ot;苏葵同学说得非常正确。&ot;郑云虹赞赏地看她一眼,&ot;看来你对我们京大的历史了解得很深啊。&ot;
确信是真的,同学们都惊讶激动起来。
&ot;竟然是首长写的?&ot;
&ot;我、这、首长写的…这也太珍贵了!&ot;
&ot;我得拿回去给我爸妈看,还要给我爷爷看!&ot;
他们来此求学,都是抱着一腔热血,此刻仿佛感受到了首长对他们的殷切期盼,心中全是斗志昂扬。
郑云虹带着全系六十多个同学一起去参观校史展览。
京大并没有成立校史馆,展品都在第一体育馆那边的地下室里。
自1898年创立,中间几度迁校,1946年回返,1952年正式坐落于此,一件件的展品承载着京大厚重的历史,古老的学校默默地向所有人展示它深厚的底蕴。
&ot;…是两场运动的发源地,是科学民主思想的传播者……这样的优良传统,也会为你们继承…&ot;
郑云虹教授温和的声音好像击在了同学们心里,这一刻,他们都为自己是京大人而自豪。
苏葵看着这些古老的照片,眼神有些悠远。如今她在过去看着过去的历史,以后她或许也会作为历史,被后来人看见……
看着大家的样子,郑云虹笑了笑,她正站在苏葵旁边,看着苏葵正在看的一张校史图片,她开口道∶&ot;苏葵同学,听说你之前就来过京大,还给外国友人介绍过我们学校?&ot;
苏葵转头∶&ot;您也知道?&ot;
看样子是认识她的人。
郑云虹笑道∶&ot;苏葵同学,我可是在你们郑校长那儿听过你的不少事迹了。
她和郑云和是兄妹,因此得知了不少关于苏葵的事。
高中时就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成为知名作者,放弃保送自己以最高成绩考上,这才刚来,又给他们提出了新生接待流程这样的好方法。这个同学,用各种惊人的消息,迅速让京大老师记住了她。
可以说,这个学生他们已经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了。
她忽然道∶&ot;苏葵同学,老师很好奇,当初你为什么放弃了中文系的保送,来考我们英文系?&ot;
放弃保送中文系,考上了英文系?
在旁边听到这句话的胡芳脑海里忽然想起之前校车上那位同学说的话来,内心掀起惊涛骇浪。
&ot;你是那个带领全班考上大学的班长?&ot;,
&ot;什么全班考上大学?&ot;旁边的刘丽问她。
胡芳激动起来∶&ot;就是那个报纸上报道过,说一位班长带领他们全班人考上了大学,那个人就是苏葵啊!&ot;
刘丽震惊。
她的声音不算小,大部分同学都听见了,瞬间就议论开了。
&ot;全班考上大学?我好像看过,就是报纸上。&ot;
&ot;是《华夏日报》报道过吧?&ot;
&ot;我也看过!&ot;
&ot;我好像记得上面是说她会写文章,得到了京大的保送……&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