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是港岛影视圈丰收的一年。
或许是陆绍宽这只小蝴蝶煽动翅膀,搅乱了原本的轨迹,史无前例的,今年已经有三部电影的票房突破千万。
嘉禾出品的《师弟出马》,姜志文导演的《惨痛的战争》,以及德玛西亚和祖安联合北美和港岛两地拍摄的《电锯惊魂》。
《开心鬼》的热映,预示着今年千万票房俱乐部的成员要再加一位。
此时,距离1980年才不过过去了半年多而已。
《双城记》中,狄更斯如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之光撒满世界的年代,这是愚昧无知遍布人间的年代;这是值得信任的时期,也是相互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又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左脚正踏入天堂之路,右脚却正陷在地狱之门。
这样矛盾的说法,用来形容此时的电影圈再合适不过。
只从目前上映的这些影片获得的票房数据来看,德玛西亚是港岛影视圈最大的赢家,但实际上,嘉禾绝对是那个韬光养晦,闷声发大财的老油条。
与德玛西亚无人可用要借助丽的招收艺员的窘境相比,嘉禾的运营模式已经相当成熟。
邵氏拍摄了第一部有声电影,开启了华语电影的先河。
但将港岛电影发扬光大,深入人心融入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功臣绝对算嘉禾一个。
从布鲁斯李创办的协和电影工作室开始,嘉禾似乎对这种扶植卫星公司抢占市场的行为乐此不疲。
布鲁斯李作为后来享誉世界的功夫明星,其实最初在荷里活的发展并不顺利,只能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回到港岛发展。
原本他看中的是邵氏,毕竟嘉禾的邹大亨那时刚从邵氏走出来,在电影圈只是一个稍微有点名声的新人,嘉禾更只是一个新成立的公司。
只可惜关键时刻,邵大亨老毛病犯了,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挥的淋漓尽致,没有满足布鲁斯李的高片酬和票房分红的意愿。
趁此机会,邹大亨果断出手,签下布鲁斯李这只能下金蛋的老母鸡。
布鲁斯李也不负众望,《唐山大兄》一举打破当年港岛本埠电影票房纪录,挽救了濒临危机的嘉禾。
让人扼腕惋惜的是协和电影工作室还未得到长足发展,布鲁斯李出师未捷身先死。
布鲁斯李的协和电影工作室之后,又有许氏兄弟的许氏影业工作室延续嘉禾的辉煌,恰巧的是,许贯文也是邵氏出身。
一开始在TVB打杂,后来被风月片重症患者李翰翔看中,经邵大亨拍板,出演了邵氏经典风月片《大军—阀》。
多说一句,邵氏出品的这部《大军-阀》的女主演迪娜毫无意外的是上了李翰翔这个老东西的恶当,稀里糊涂的在镜头下脱得不着片缕,只从这一点来看,李翰翔这个老东西的人品绝对有待考证。
李翰翔凭借黄梅调影片在港岛大红大紫之后,还和湾湾的资本眉来眼去,忽悠自己在邵氏的班底共同跳槽,单从这一点来说,邵大亨能再次接受李翰翔的回归,绝对称得上不计前嫌。
话再说回来,尝到甜头有了些名气的许贯文拿着《鬼马双星》的剧本找到邵大亨谈合作,表达了自己想当导演,而且还要票房分红的意愿。
理所当然的,同当初拒绝布鲁斯李一样,邵大亨再次拒绝了他,从这一点能看出,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是:人们永远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然后刚脱离邵氏兄弟单飞的邹大亨慧眼识珠,许诺许贯文组建许氏影业,这才有了《鬼马双星》笑傲港岛电影票房市场的神话。
与之相比,邹闻怀更像是有穿越者光环护身的外挂玩家,许氏影业工作室出品的《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等,全都无一例外的取得了年度票房冠军。
布鲁斯李的去世对嘉禾打击甚大,好在许贯文的及时出现,继续创造嘉禾的神话。
嘉禾也是这一时期,在港岛电影圈站稳了脚跟。
许氏四兄弟文武英杰,老大冷面笑匠许贯杰,推动了港岛电影粤语化进程,老二许贯武负责幕后,老三许贯英是衰仔专业户,许贯杰更是影视歌三栖全能。
从这一点上,陆绍宽都有些嫉妒邹大亨的狗屎运。
除此之外,洪金保的加入,也让嘉禾更上一层楼。
从去年的《林世荣》开始,洪金保已经迈入港岛一线动作明星的行列,甚至名气绝对不比自己的细佬大鼻子龙差。
今年,洪金保和麦加分道扬镳,得到嘉禾的全力支持之后,更是战绩不俗。
或许单部影片的票房不值一提,但影视圈,量变是能够引起质变的。
只看目前为止,港岛本埠票房的前十名,嘉禾绝对是最大的赢家。
更不要说,袁八爷和蔡阑这两个老小子在邵氏逐渐减少拍片计划的前提下,都和嘉禾勾勾搭搭。
陆绍宽或者说德玛西亚从来没有将过气的邵氏或者刚成立的金公主当做对手,真正对德玛西亚造成威胁的只有嘉禾。
所以陆绍宽才要学习嘉禾的套路,积极扶持德玛西亚旗下的卫星公司,黄百名、曾智玮和泰迪罗斌三个就是他打算立起来的榜样。
只不过曾智玮的背叛,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开心鬼》的票房彻底碾压金公主的《滑稽时代》,消失几日不见的大兄弟肥彪告诉了他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曾智玮跑路了,跑到了湾岛。
“讲真,阿玮不跑路,我也不会拿他怎样,你信不信?”
肥彪不置可否,道上和电影圈都传言,大佬气急败坏,恨不得找几个杀手埋伏在路边,等曾智玮那个扑街回家的路上一拥而上,将其砍成肉泥。
尽管陆绍宽从没透露过这样的想法,更没放过什么狠话,但在肥彪眼里,宽哥不是老实人。
吃亏是福,那是无可奈何,用来安慰自己的话,鬼才信。
“不管你信不信,我从来未想过要怎样炮制曾智玮那个扑街,他同金公主暗通曲款,我当然恨,毕竟立场不同,我恨不得找人砍死他,但是......”
顿住一下,接下来的话,陆绍宽没讲出来。
成年人的世界,尤其是身处娱乐圈这摊浑水里的成年人,是非对错甚至黑白都不重要,大家考虑的都是利益。
拿曾智玮撒气,看似很痛快,但得不偿失。
曾智玮他老豆曾经是吕乐手下的华人四大探长之一,虽然由于港嘤对社团的高压政策逃到湾岛龟缩,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到要怎样处理这个吃里扒外的叛徒。
眼下社团虽然还没有大规模的入侵娱乐圈,但身处港岛这样的社会,普通人跟社团打交道早已习以为常。
从六十年代起,港岛就有这样的说法:差佬管社团,社团管治安,并不是夸大虚词。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混社团的烂仔张口闭口必是忠义无双,要拜关二爷。
港岛的差佬在上工之前也要燃香拜关二爷,一个是贼,一个是官,最起码在这方面达成一致了属于是。
过度解读一下,蛇鼠一窝也并不是空话。
曾智玮完全是享受了他老豆的遗泽,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德玛西亚开片这样顺利,从某一方面也是借了九龙城寨祥叔和贤哥的势。
不然只打点社团,就足够让人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