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见皇后恬静地坐在一旁,试探着问道:“皇后,你觉得韩宪跟韩静两个人,哪个更适合立为太子?”
皇后平静地说道:“太子是国之储君,立太子乃是国之大事,请陛下与各位肱股大臣商议。
臣妾乃是后宫女流,不可干涉朝堂政事。”
皇帝被皇后不卑不亢地顶了回来,有些尴尬,想了一下又问道:“那,如果朕想让后宫收养两个孩子,皇后你想收养谁?”
皇后这才抬头看了皇帝一眼,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说道:“陛下想要收养谁,就收养谁。
不管是谁,臣妾都会当他是亲生儿子一般,担起母亲的责任,好好养育他的。”
皇帝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又皱眉说道:“要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想,就好了。”
皇后心知肚明,也不说破,只是劝说道:“平常人家,哪怕只有一两亩薄田、一栋茅屋,想要收养一个孩子,也得召集了族中父老,细细商议了,让各方都满意才行,不能一蹴而就。
何况皇家。
这是关系到天下的大事,陛下不必心急,若有疑难,与大臣们细细商议就是,不要气恼,更不要郁结在心,千万保重身体。”
皇帝感动不已,酒菜都吃完了,还留恋不去。
许嬷嬷心领神会,喜滋滋地领着宫女们铺床叠被。
当晚,皇帝便在皇后宫里留宿了。
第二天上朝,施丞相做足了心理准备,预备着皇帝为昨天陈贵妃大闹书房的事情向他发难。
然而皇帝这天似乎心情很好,完全提都不提昨天的事情。
皇帝不提,施丞相反而更加不放心了,更令他不安的是。
今天跟着皇帝上朝的,是个陌生的太监,不是刘公公。
散朝之后,施丞相心情忐忑不安,决定找刘公公打听打听。
毕竟刘公公是皇帝身边的人,应该能知道详情。
施丞相托了相熟的小太监,去约刘公公出来。
然而来的却是今天第一次跟着皇帝上朝的那个太监。
这个太监皮笑肉不笑地对着施丞相拱了拱手,说道:“咱家郭丰瑞,见过相爷。”
施丞相心里不安,但他人老成精,依然笑呵呵地对着郭太监拱手还礼,笑着说道:“这位公公少见,今日一见如故,不如咱们出去喝上两杯,再细谈谈?”
“不了,咱家是偷了个空儿出来,不回去怕皇上要叫。”郭太监客客气气地对施丞相说道:“咱家是听见相爷寻老刘。
昨天夜里,老刘老家出了点儿事,说是什么重要的亲戚没了,老刘向陛下告了假,连夜回去了。
咱家是临时接手老刘的事情,还生疏的很,有什么照顾不到的地方,相爷多照顾照顾就过去了。
咱家感激不尽。”
施丞相心里一沉,勉强向郭太监拱了拱手,笑着说道:“哪里哪里,还得请郭公公多照顾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