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三国:开局被曹操通缉> 第182章 大败于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大败于禁(2 / 2)

吕虔说:“这一带地形复杂,大多是山路,十分难行。那里周围基本没有居民,只有零星的山匪,所以于将军若是想走,除了需要向导还需给士兵们准备足够的干粮。”

于禁听完后把山间小道跟大路做了一个比较。

“大路会好走一些,但肯定会惊动驻守在安东县的徐州军。我曾听夏侯妙才说过,陈叔至此人带兵十分老道,强攻安东县恐怕不易。”

陈到是裴潜最为信任的大将之一,且安东县一直都是陈到在经营,早就是铁板一块,他能以万余人的兵力抵挡住袁谭的五万大军,肯定也可以防住于禁的偷袭。

“还是选这条小道吧,没人更好,越难行越安全!”

最终于禁决定走泰山小道,至于李典的行军路线就比较明了,走鲁城攻下昌虑,然后一路向东直达郯城。

可是于禁不知道,就在臧霸在收服了泰山诸贼后,裴潜便让他派遣副将吴敦到泰山山道间“落草为寇”。

当然这只是让吴敦假装成山贼,目的则是为了更好的监视泰山郡的动向。

所以当于禁率军进入山道的第一天,守在临朐城的臧霸就得知了消息。

“于禁号称是曹操麾下最会带兵的将领,敢冒险走泰山山道足显其胆识过人,然而主公早有先见之明,这次于禁就别想回去了。”

臧霸连系了陈到,二人意见相同,立刻调兵遣将安排伏击。

这天午后于禁大军拖着疲惫不堪的脚步继续行走在山间小道,突然一声哨响,从两侧山顶滚下无数巨石。

紧接着密集的箭矢飞射而下,于禁心知中伏,可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又有什么办法,眨眼间的功夫就有一半人马丧命与此。

箭袭过后陈到和臧霸一左一右包抄而至,杀的曹军抱头鼠窜,于禁在亲卫的拼死抵抗下这才逃出了包围。

此时于禁身边只剩千余人,再想偷袭徐州已然是不可能。

于禁很是愤怒,这一路上他行军都十分小心,到底是在哪里暴露的?

有小校给于禁进言说,泰山郡太守吕虔跟泰山贼交往密切,很可能是他提前给臧霸报的信。

一开始于禁是不相信的,但是就当他们逃出山道之际,再次遭到了伏击。

而这一次于禁清楚的瞧见那些在山上放箭的人,正是穿着泰山郡守兵的服饰。

于禁再次狼狈不堪的逃出了包围,身边所剩士卒不到五百。

“吕虔小儿,胆敢欺我!”

今日之败于禁全都怪在了吕虔的头上,却不知正中了陈到的离间之计,为以后招降吕虔埋下了引子。

与此同时,从鲁县出兵的李典也遭到了高顺的迎头一击。

在糜芳和秦傅的配合下,高顺以昌虑、阴平、兰陵三地布成口袋状。

李典大军才刚到就陷入了三面被围的局面。

一连打了三天李典未得一胜,人疲马乏士气涣散,而粮草也将耗尽,只能突围撤退。

回到鲁县,李典遇到同样大败而回的于禁。

二人都觉此事蹊跷,若不是有人暴露了他们的行踪,徐州军怎么可能同时在两地布置好伏兵。

其实要从兖州攻打徐州,就只有这两条路可走。

只不过裴潜提前预判了曹军的动向,而且一直没有停止对于禁军团的监视,所以轻松取胜实属必然。

但是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这让于禁二人都怀疑吕虔可能投敌了,偷袭失败乃是技不如人,若是吕虔带着泰山郡投了徐州,那于禁还将负有不查之失。

毕竟于禁还挂着兖州军团大统领的头衔。

于是在跟李典商议后再次从濮阳调兵,决定武力收回泰山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