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魏王咎,为救临济百姓免遭屠戮,宁肯自戕也绝不投降,又是谁逼迫?”
“西魏王豹,为复振魏国,宁肯战至一兵一卒也不将城池拱手想让,以至于现在还被囚于咸阳。”
“造成这一笔笔、一桩桩血债的罪魁,都是秦国。”
“他们杀我魏民,侵我魏土,夺魏的社稷,我周市一日不曾忘,也一日不敢忘。”
“现如今,秦军兵临城下,以十五万大军威逼投降,许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但他们搞错了一个事实。我周市生是大魏的人,死是大魏的鬼。漫说功名利禄,就是给我一个王,也不会改变这颗属魏的心。”
周市此一番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刚才,本相假意答应秦使投降,就是要利用秦军受降之机,出其不意,一举歼灭入城秦军,斩杀秦将项羽。”
“在此,本相特与众将士立誓:但有丹田气在,绝不投降,誓与大梁共存亡。”
帐下众将一起发誓:“但有丹田气在,绝不投降,誓与大梁共存亡。”
第二天,秦使入城与周市约定次日午时,举城投降相关事宜。
送走秦使,全城上下立即进入到紧张的伏击准备当中。
周市布置将四城明面的守卒全部撤下,埋伏于城墙下,又命魏军占据沿街屋舍街道,多备强弓硬弩、滚木礌石和引火之物,命城中百姓为军队运送器械物资。
又命城门处,做出准备投降的假象,麻痹秦军。
待一切准备就绪,临近午时,周市命四城城楼挂起白旗,城门处,各派数十名城门卫,在城门外迎接秦军。
午时一刻,首先是南城方向,一队秦军向城门处开过来。
只见,在百名铁骑护卫的簇拥下,当头一员大将银盔银甲,胯下一匹踢雪乌骓,身后一杆大纛迎风飘扬,旗上绣着磨盘大的篆字——项。
这一身装束,一面大纛,足以证明,来者应是秦军主帅,上将军项羽。
簇拥在其身侧的百名护卫,也是清一色的银盔银甲,阳光下灿如霜雪。
身后是全副武装,皂盔皂甲,森严整齐的铁甲军。
铁甲军分为两部分,前面三千为重装铁甲骑士,后面为三千全副铁甲的步卒锐士。
城上的瞭望哨,远远地看见,立即向城下魏将报告:
“秦军开过来了。”
“有多少?”
“五六千的样子。”
“旗上什么字?”
“一杆大纛,上绣一个‘项’字。”
南城楼下,不远处,骑在马上的周市,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终于上钩了,而且是条大鱼。”随即问身边的裨将,“其他各城情况怎样。”
“报告相国,东城外发现秦军,全副盔甲,有五六千的模样,旗上绣着陈字。”
周市笃定道:“这一定是秦将陈武。”
不一会儿,西城来报:
“报告相国,西城外出现秦军,全副盔甲,有五千余。旗上绣着蒙字。”
周市继续判断道:“西城方向来的,想必是秦将蒙原了。”
正在这时,北城来报:“报告相国,北城外出现两支秦军。”
“两支秦军,什么情况?”周市略有些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