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第67章(2 / 2)

&ot;只是我不知道那天蒋美琴也在,我二叔也恰好来向我辞行。看我二叔那天的情况,应该就是那天认出了蒋美琴,所以后来找她去了。&ot;

结合之前蒋美琴说的话,苏葵已经把真相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两位调查人员综合了他们提供的信息,确实能够对上。

&ot;苏葵同志,你确定谭惟伦向你说过要给你更好的生活?&ot;苏葵这样配合,两人也拿出正常的态度,&ot;除此外,他还有没有说起过别的,比如还要将哪些人一起带走?&ot;

&ot;他的确是说了能提供给我更好的生活,甚至还打听过我的家庭……&ot;苏葵说道,&ot;领导,我怀疑他其实有别的动机,他能查我,或许也查了别人。&ot;

两人都神色凝重地点头,显然他们也有这个想法。

现在已经知道,蒋美琴去京大是为了跟踪谭惟伦,而谭惟伦去京大却可能是借倾慕人的名义将优秀的人才带走,更可能受害者还不止苏葵一个,回去后还要严加调查。

文学交流会后有了京大事件,而京大事件又与火车站事件有直接的关系。

继周建林后,苏葵也被问到了这件事。

&ot;苏葵同志,你去火车站送你二叔苏全福那天,不仅是周建林在那里,其实蒋美琴也在那里,这事你还不知道吧?&ot;

蒋美琴那天的伪装确实不错,要不是他们去查还真不知道是她。他们以为苏葵也和周建林一样不清楚。

谁知道却听她说∶&ot;不,这事我知道。&ot;

两人一瞬间坐直了身子∶&ot;你知道?&ot;

他们还是比较相信周建林没有说谎,可他当时也不过是感觉而已,苏葵竟然知道?

&ot;是,我认出了她。&ot;苏葵解释道∶&ot;其实我事先也不知道她在那里,只是当时听到周建林说有人在看他就看了一眼,正好认出了蒋女士戴的那条围巾。&ot;

这真的只是一个巧合。

她又说道∶&ot;因为我早跟她说好了不会管他们的事,也说过不把她的事告诉别人,就没有管这件事,她也怕被发现很快就跑了。&ot;

&ot;也就是说,你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周建林?周建林和蒋美琴两人也没有任何接触,对吗?&ot;

这才是两人关心的问题。

苏葵明白他们的意思,点头道∶&ot;是,至少在我的视线范围内,他们都没有任何接触。&ot;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ot;蒋美琴应是在我之后到的,只待了很短的时间,被我看到后就跑了。周建林和我一起送别我二叔他们后就也离开了,在我走之前都没有异常情况。&ot;

苏葵完全是实话实说,没有想过要给他们扣什么帽子,将所有的事情所有对话事无巨细全部告诉了两人。

苏葵提供的信息非常有用,起码给他们的调查减轻了不少负担。照目前的形势来说,周建林和蒋美琴确实之前都没接触过,也不存在信息泄露的行为。

如果是这样,两人都要松一口气,谁都希望这件事涉及的人越少越好。

但蒋美琴卷入的反动势力一事还没有查清,至于谭惟伦——这个人身上的嫌疑依旧很大,况且他才是每次主导来京大的人。

提起他最后一次来到京大,两人还有问题要问。

&ot;苏葵同志,据蒋美琴说,那天谭惟伦是想借她的名义来京大找你,但你没有出去,反而是你的一位同学告诉他们你不在,并且还叫破了那两人的身份。她是怎么知道的?&ot;

&ot;领导,你们应该已经查过那位同学的身份了吧?这件事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想她应该是从她父亲,外交部李司长那里知道的。&ot;

两人点点头,其实他们也没有想到随便一查的同学竟然有这样的来历。

只是一人告诉苏葵∶&ot;如今可不是李司长,而是李主任了。&ot;

是的,如今李先河已经正式接任办公厅主任的位置,应该是李主任了。

苏葵有一段时间没见过他了,倒还不知道这件事。

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谭惟伦和蒋美琴最后一次来到京大还做了什么。

这个问题不止要问苏葵,毕竟她当时去了文学研究所那里。他们已经就这件事询问了郑云和陆子光几人。

……蒋美琴和谭惟伦离开后不久,她又借故重新回到京大打听你的消息,后来在图书馆碰上你回来,她当时和你说了什么?&ot;

这就是他们的最后一个问题。

蒋美琴已经说过了,他们要来苏葵这里验证。

其实这件事情对苏葵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她就是从蒋美琴的话语中抓住了关键信息,才有了这场举报事件。

但苏葵不可能说出来,她将那天的话全部重复了一遍,和蒋美琴说的丝毫不差。即便他们话里提到了张瑞山在华大开交流会并且即将离开,但如果没有苏葵的&ot;先知&ot;,谁能从这几句话里得到什么信息?

两人记录完苏葵的话也只是心里感叹一声,幸亏那位不留名的同志及时送来了这个消息,否则真等张瑞山离开就麻烦了。

走之前,两人亲切地与她握手,感谢她提供所有信息,后续如果需要她的帮助还要再麻烦她。

当然,两人同样交代她此事处于保密阶段,没有允许不能向任何人提起,苏葵明白严重性,保证一定遵守规定,有任何事情需要她帮忙她都义不容辞。

华大事件性质严重,事关重大,所有牵涉此事的人员都被一—询问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一连几日,他们不眠不休,才将所有信息资料取证完毕汇总到领导小组手上。

其实这件事除了张瑞山和华大那位讲师是直接涉案人员,其余人都只是被牵涉进来,并且由于他们做的事情和这件事又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时半会儿脱不了身。

所有信息汇总后,这件事情总算是清晰地浮现在众人眼前。

蒋美琴知道自己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因此除了苏葵的事情是猜测不敢说之外,所有事情全部都交代清楚了。

周建林的性格和身份都决定了他不可能在这样大是大非面前说谎。苏葵直接就是这件事的举报人,除了这个没透露,其余事情也全部告诉了调查组。

因此,调查小组将所有信息一综合,就发现这几人提供的信息全部都能对上。

他们几人身份不同,平时也没有利益纠葛,后面更是没有接触过…

&ot;同志们,你们有什么意见?&ot;

&ot;我们已经查清了他们提到了的所有事件,也向所有有关人员调查取证,暂时没有发现这份信息有遗漏造假之处。&ot;

&ot;我们已经针对取证的信息又进行了调查,也没有发现不妥,我认为这份信息应该是直实可信的。&ot;

三人都没有说谎,其余人也佐证了他们的信息,确实是找不到漏洞。

这件事最大的受益人就是蒋美琴了。有了周建林和苏葵两人提供的信息,她去京大和火车站的嫌疑很快就洗清了大半,但她买药的事情却仍i旧在调查中。

然而谭惟伦就没有她这么好的运气了,凭借这几人的信息,他不但没有洗清嫌疑,反而让调查小组怀疑他去京大是想要拐带人才,甚至是有预谋的行动。

&ot;什么人才,什么预谋行动?&ot;谭惟伦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人完全是不可置信,&ot;同志,我已经说过了,我去京大只不过是想要表达我对苏小姐的倾慕,什么时候成了有预谋的拐带人才?&ot;

调查员表情冷肃∶&ot;是不是你提出要将苏葵同志带走,要给她更好的生活?&ot;

他拧眉∶&ot;我是这样说过…&ot;

&ot;那你是否清楚苏葵同志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是否清楚她在各个领域有怎样的天赋?谭先生,你调查过她,这件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ot;

谭惟伦没有办法否认∶&ot;是,我的确打听过她,知道她学习成绩优异,在文学上有极高的天赋,也知道她还会说外语…&ot;

事实上,谭惟伦也正是因为查清楚了这些,才对苏葵越来越感兴趣。有才有貌,他才愿意为了她放弃别人。

然而调查员听了却是面色沉肃∶&ot;特意探听别人的成就,然后许以荣华富贵,想要将我们的人才带走—谭先生,这不叫有预谋什么才叫预谋?&ot;

&ot;除了苏葵同志,你们是否还针对其他人采取了这个行动?&ot;

谭惟伦眉头紧皱,完全没想到会把自己绕进去。

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ot;这位同志,我来这里只是配合你们调查,我目前没有任何犯罪行为,我请求外界进行联系。&ot;

调查员同样没有回答,反而问道∶&ot;你想与谁联系?&ot;

&ot;郑秋全女士。请允许我和她见面。&ot;谭惟伦退一步说,&ot;通信也可以。&ot;

&ot;郑秋全女士?不用这么麻烦,她现在就在这里。&o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