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大小事情折磨她,又得不到来自丈夫的体贴,久而久之,蒋美琴起了厌烦之心。
她娘家有个亲戚是东市那边的,一次她跟父母去东市,认识了来大陆办事的谭惟伦。
他说家里是做生意的,讲话风趣,为人体贴,很快就把丈夫常年不在家,内心空虚的蒋美琴吸引住了。
一段日子的接触,谭惟伦的家世,表现出来的风度深深迷住了蒋美琴,而蒋美琴的美貌同样使谭惟伦受到了吸引。
在他的体贴下,蒋美琴几乎是把自己所有的不如意全部都向他倾诉,他对她的遭遇也十分怜惜。
两人的感情仿佛是突飞猛进。
谭惟伦问她,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去港城,那边的生活比这里好很多倍,他会很爱惜她,不会让她-个人在家苦等。
只要她同意,一切都可以交给他来解决。
蒋美琴狠狠地怔住了。
是啊,那边的经济发达,谭惟伦家又有钱,知道自己的情况后不仅没有嫌弃还这样关心自己,是家里那个一句甜言蜜语都不会跟她说的周建林怎么也比不上的!
至于几个孩子,大娃已经长大了,二娃也不小了,宝丫是个丫头也无所谓,她向往夫妻恩爱的好生活,那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她是再也不想管了。
于是蒋美琴狠下心,抛下一切跟着谭惟伦去了港城,原以为就此过上好日子,谁知道去了之后才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
是,谭家的确如他所说,是做船业生意的,积累多年也算小有资产,跟着他确实不会吃苦。可问题是一
谭惟伦他已经结婚了!
甚至孩子都有两个了。
这个消息简直震得蒋美琴恍惚,直到谭惟伦告诉她,虽然只能让她做妾室,但家里有的都不会少她一份。
是的,这时候她才知道,原来港城这边居然还可以纳妾,还是合法的!这给从小生活在大陆一夫一妻制度下的蒋美琴的三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她下意识就想反悔,可她已经跟着他走了,这下要怎么回头?
她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好歹他家有钱是真的。
可不知道是谭家人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谭惟伦娶的妻子和他之前的一个妾室,两人都没能给他生一个儿子。只有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女儿,然后再也没有消息。
他们那里对子嗣尤其是儿子看得很重,谭家这几年是想尽了办法,甚至还请了风水大师来看过,都没能成功。
蒋美琴来了当然也没有任何消息。
随着谭家上一任老爷子即将退休,谭惟伦很可能接班的消息,他的几个女人都急了,想尽各种办法生子。
蒋美琴更急,她不同于那两个人,她在那里没有根基,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谭惟伦的宠爱但这种宠爱能持续多久?她必须拥有自己的儿子!
郑秋全,也就是她喊的那个全姐和她一样,同样是那边一个富豪的妾室,不过她为人处事八面玲珑,和很多人都交好,加上后来竟然生了儿子,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于是蒋美琴就求到了她这里,因为身份相同的又同为大陆那边来的,郑秋全和她关系倒是不错,给她介绍了大陆这边一个有名的&ot;神医&ot;。
趁着这次港城那边受邀参加观礼,她们有机会回到大陆,甚至还借口看看京城提前几天到了,就是为了找那个&ot;神医&ot;。
药是拿到了,本该高兴的,可一想到今天看到的那个人,蒋美琴心里还是忍不住生出了一丝悔意,就算周建林再怎么不好,对她也是一心一意的,而不是像现在……
罢了,如今只能组着那个人的药真的有效,自己早点怀孕生下谭家的长子,她的地位稳了将来的前程也不会差。
不仅是首都,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庆典,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各种各样的群众游行活动,他们在不同的地方载歌载舞,为祖国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庆典的余温整整持续了五日,一些外宾观礼后已经离开,也有一部分不仅仅是为了观礼,商谈事件、召开会议、贸易接洽、文化交流、走亲访友、参观京城……
一时间,首都还是那样热闹。
以埃德蒙为首的法国文化代表团就在离开的队伍中。
他们已经完成了这次的观礼,阿诺德拍到了很多满意的照片。
苏葵的作品翻译不是一夕之功,他们约定好,一旦翻译完成,就与那边接洽。
十月六日。
苏葵亲自将他们送到机场。
阿诺德湛蓝的眼睛看着她∶&ot;苏,我的朋友,我好像有些舍不得离开。&ot;
舍不得离开聪明美丽的朋友,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充满着人情味的国家。
苏葵对他微笑∶&ot;阿诺德,我想我们还会再见的。&ot;
埃德蒙笑了笑∶&ot;是的,我仿佛也舍不得离开这个让我充满启发的地方。&ot;
最重要的是,舍不得离开这个能给他启发的人。
这段时间和苏葵的交流仿佛给了他一种全新体验,让他在文学上有了新的思考,他有预感,这种思考能给他带来大的收获。
&ot;苏,真希望你能一起去我们国家。&ot;埃德蒙道,&ot;我的一些老朋友一定会想要见到你。&ot;
那些老朋友如果能听见这个女孩对他们作品的分析推断,一定也会大呼上帝的。
决定了,他回去一定要告诉他们,想起那些老朋友或许激动懊悔的样子,那一定很令人愉快。
苏葵对他颔首微笑∶&ot;感谢您的好意,或许会有那么一天的。&ot;
&ot;是的,真希望有那么一天。&ot;
埃德蒙对她露出一个不明意味的笑容。
&ot;苏,我是不是要很久不能见到你了?&ot;临走前,阿诺德还向她转达,&ot;事实上,不止是我,我的母亲,她也非常想念你。&ot;
&ot;非常感谢她,阿诺德,请代替我向萨拉女士问好。&ot;苏葵微笑道,&ot;我同样盼望能够再见到她。&ot;
当然,是在华国。
飞机起飞,载着一行远方而来的客人飞向蓝天,却不知什么时候才有回返的机会。
埃德蒙等人作为文化代表团,并不代表任何政治上的意味,但能在文化上打开一个突破口,已经足以让他们振奋了。
李先河没有参与送别,只有外交部的几个干事,还有苏葵这个翻译加朋友。
苏葵将那天的对话全部告知了他。
&ot;苏葵同志,你说得很对。&ot;李先河听完,脸上也带着笑,&ot;那一天迟早会来临的。&ot;
他和蔼地看着这个年轻的后辈∶&ot;这个任务的开启,就要靠你们年轻人努力了。&ot;
苏葵郑重地点头∶&ot;一定不负期望,尽我所能。&ot;
苏葵这段时间在整理之前的教辅资料,因为免修的原因,她多了很多时间,一天到晚都在图书馆里,将这个进度飞快地往前推了一大截。
现在又接到了这个任务,于是苏葵改为白天翻译作品,晚上继续整理资料。
于是,在大家还沉浸在庆典带来的余温时,就发现苏葵这个大魔王已经开始进入疯狂的学习了。
虽然她不在课堂上,但课堂上处处有她的传说,更何况图书馆是大家必去之处。
而只要是他们待在图书馆,必定能在那里看到苏莱的身影。图书馆馆长冯先牛都认识她,时常
跟她开玩笑说她的作息已经和他一致了。
然而还不止,苏葵不止是跟着开馆闭馆的时间学习,她回到宿舍也还要继续学习,然后到点休息,第二天继续。
她这样的行为震撼了宿舍里的几人,不是说大家不努力,能考上京大的大家都非常勤奋刻苦。
但苏葵完全不一样,大家就觉得她仿佛一个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不知疲倦,甚至连每天做的事情也好像是复制粘贴。
要是能掐个表看着,说不定还会发现干什么事的时间点都一样,好像没有任何事能够打断她的计划。
这不是自律,不是勤奋,这是可怕!
然而她们猜错了,确实有事情能打断苏葵的计划。
经过这几天的突击,她将文章翻译推进了三分之一,资料整理推进快到尾声。
此时,却接到宋万章送来的消息。
&ot;苏葵同学,我们预备举办一个同胞文学交流会,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参加?&ot;
这次文学交流会由华国作家协会主办,宋万章主持,参与人员主要是作协的成员,几位海外从事文学工作的华侨,还有来自港城的几位作家。
他们在庆典结束后都没有离开,而是暂时留下。同为作家,并且有些人是当初移居过去的,和作协的几位有认识的。
这个交流会就是两方共同提起,旨在通过这次这个机会,加强两方在文学上的交流。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文学盛会。
&ot;既然是两岸作家的聚会,我去会不会不太合适?&ot;
上次参加作协座谈会只是因为她的作品引起了争论她才出席。
宋万章听了就笑了∶&ot;苏葵同学,看来你对自己目前的影响力还不太清楚。&ot;
陆子光也在场,笑道∶&ot;是啊,就算我们是邀请知名作家出席,你也是其中的一员了。&ot;
她发表的作品说多不多,却每一篇都引起了大轰动,—部从连载起就一边受到争议—边受到真爱,甚至现在要翻译出国了。一部同样是出版,甚至被作为政策宣传口,目前还在报纸上引起争论。
&ot;苏葵同学,目前我还不知道哪一部作品能像你一样造成这样的轰动效果。&ot;宋万章笑道&ot;你这样的成绩,哪里的作家看了,也是要惊叹的。&ot;
陆子光还道∶&ot;正好你不是擅长创作通俗小说吗,港城那几位作家正精于此道,到时候你们还可以交流交流。&ot;
&ot;您二位都快把我夸上天了,我不去都不行了。&ot;苏葵笑道,&ot;那到时候就要麻烦两位老师引见了。&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