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小夫郎> 第7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1 / 1)

说着,他根本没有给虞明博开口的机会,转身对皇帝就是一躬身。恭喜陛下。得如此良臣辅佐,何愁国家不泰,百姓不宁?您真应该夸一夸虞大人才是!天顺帝放下遮在嘴边的袖子工部尚书变脸的模样百年难得一见,他刚刚都没忍住笑了满面欣慰道:贺卿所言甚是。有虞爱卿这样的栋梁之材为朕分忧,朕心甚安,当得盛赞!圣谕在前,这么一个高帽扣在脑袋上,虞明博脱都脱不下来。僵硬了一瞬,他当即笑着行礼,感动莫名道:多谢陛下,臣定当尽忠职守,方不负陛下圣恩!何谚见机立刻扬声起哄:恭喜陛下喜得良臣!百官纷纷反应过来,道喜声一片,惹得皇帝龙心大悦,朗笑出声。这日早朝,就在这样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到了御书房议事时,天顺帝才终于忍不住真心笑出来,手指点着贺林轩说:你啊,你啊。这下,恐怕连安平侯都恨不得咬你一口了!想到虞明博退朝时铁青的脸色,众人都乐得不行。连一向老成持重的秦尚书都忍不住抚须笑道:早听我阿父说起林轩的君子动口不动手论,今日看来,林轩对付伪君子也很有一套章法啊。哦?天顺帝他们却都是第一次听说,饶有兴致地催秦尚书说仔细些,后者自无不允,娓娓道来。贺林轩听了两句就听出了里头的机锋。这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说辞,却是他当初在山水镇四方来贺说来哄那群打架闹事的小少年的。既然进了秦老的耳朵,肯定少不了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手段。显然,秦尚书对内里曲折并不知情,否则也不会拿到他面前来说笑了。想到秦尚书回家可能要吃他老人家一顿挂落,贺林轩心里就有点乐。他面上不显,打算带回家同夫郎逗个闷子。等秦尚书说完,众人不免又是一阵好笑。天顺帝就拿眼打趣贺林轩,说:这道理一听就是出自林轩之口。如此说来,面对小人,君子当抢得先机,说得对方没有动手之力。若换作是伪君子,那便连动嘴的机会都不能给了,哈哈。想到贺林轩大赞其词,一番连消带打说得虞明博哑口无言的场面,真是越想越觉得刁钻。贺林轩连忙谦虚道:陛下说的对。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虞大人品性高洁,对上我这样的无赖,就太吃亏了。此言一出,又惹来一阵笑声。相比起御书房的君臣和乐,回到安平侯府的虞明博却是终于忍不住发了脾气。滚!都给我滚下去!他一脚踹在随从身上,气恼无比地走回书房。一步踏进去,他却愣住了。正在房中饮茶的安平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虞明博只觉浑身一凉,立刻收起脸上的怒容。见过父亲。他整了整自己的形容,放慢步子上前。行礼后,他跪坐在安平侯身前,惭愧道:早朝上的事您想必已经知道了。都是孩儿无能,给您丢人了。输了一次,并不丢人。次次都输,才是真的丢人。安平侯给他倒了一杯药茶,放在他面前,语气从容却又冷淡。虞明博听得头皮一紧。饮下茶水后,他一吐心中的郁气,而后定了定心神,凝声道:父亲,没有下次,孩儿不会再输了。嗯。安平侯应了一声,但看他的表情并没有把儿子的承诺放在心上。虞明博对父亲知之甚深,知道他此刻一定是恼怒到了极点,不由有些忐忑。见安平侯没有主动开口的意思,他左思右想,试探道:儿子回来的路上细细反思过,为何这次会败在贺林轩手里。哦?安平侯抬头,总算给了他一个正眼。虞明博见自己说对了,心里一喜。但面上不敢表露出来,他肃容继续道:昨日贺林轩料理兴武伯的手段,儿子看在眼里,自然知道此人城府极深,不好对付可是,你还是轻敌了。安平侯打断了他,不轻不重地说了一句。虞明博迎上他的目光,终于知道这才是父亲对自己动怒的真正原因。是的儿子还是轻敌了。虞明博满面愧色。贺林轩出身不堪,加之今日他的言行粗陋,让儿子起了轻慢之心。但事实上,此人不仅城府深,极善伪装,而且不瞒父亲,出手前,我也在心里反复思量过,但贺林轩的反应完全不在儿子的预料之中。观他行事,就好似市井无赖一般,完全没有道理可讲!安平侯听到这里,微微露出一个笑容。无赖。他琢磨了一下这个字眼,道:这,不正是这位贺大人处事的道理吗?你之所以会输,一是因为你没有对付这种人的经验。第二,就是因为,你没有他那么不要脸。虞明博闻言松了一口气。父亲能够谅解他,自是最好不过。但想到今天的失败,他的脸色又变得难看起来。父亲,户部开给工部的欠条,您应当也有所耳闻了。黄金一万三千多两,白银近四十万两。这笔钱就算给现银,都不是一两日能筹集的。何况儿子一时不慎,着了贺林轩的道,现在要将这些东西套现,让户部核查实物。仅仅半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说着,虞明博握了握拳头,咬牙道:儿子实在不甘心。应当如何挽救,还请父亲教我!安平侯却直接摇头,道:输了,就要承担后果。第105章金銮殿上发生的事, 初初传回安平侯府时,安平侯自然也是恼怒至极。但他的养气功夫远非虞明博能比, 很快就冷静下来,将事态反复琢磨,心中已有计较。输了,就要承担后果。皇帝不在乎你和贺林轩如何较量,但你既然已经在御前夸下海口, 就必须让皇帝看到你的诚意。说着,安平侯看向长子,眼神锋利暗含警告之意。为父此来,便是告诉你这一点。但不论你用什么办法, 记住, 推人顶罪不可取!这样拙劣的伎俩只会让对手看轻你。而自昨日之后,任何盟友都可能倒戈相向, 但至少不能由你亲手将人送到对方的阵营之中。你可明白?虞明博闻言一惊。他确实有填补不上缺口就让人出面认罪,叫贺林轩半个月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打算。毕竟贺林轩翻出的旧账都是他履职工部尚书之前的事,无论如何也怪罪不到他头上来。但既然父亲这么说了,他也只能歇了这个心。只是, 他实在气不过。财帛事小,面子是大。金银物资东拼西凑总能补上,可众目睽睽下败在贺林轩手上的屈辱,他万不能忍受。那贺林轩本就气焰嚣张,这次我棋差一招,还不知道他要如何得意!难道我们就这么算了他脱口而出, 话未说完,却对上安平侯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虞明博陡然清醒过来,忙咽下到嘴边的争辩,懊恼道:对不起父亲,是我急躁了。安平侯没有说话。他不斥责,也不安慰,这样的态度反而让虞明博如坐针毡。世人皆称安平世子继承乃父之风,心机谋略,无一逊色。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不管外面的人如何赞许,从小到大,虞明博没有一次真正得到过父亲的认可。虞明博为此挫败不已,面对安平侯时总是提着十二分小心。此时,他强自冷静下来,沉思片刻后,说道:父亲的意思,儿子明白了,定不会让贺林轩再在这件事上做出文章。况且,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就不该一味沉溺,当往前看,总有我扳回一局的时候!安平侯喝了一口茶,这才道:便是这个道理。你明白就好。虞明博却再不敢有分毫松懈,思忖道:诚如父亲所言,贺林轩此人百无禁忌。他谁的面子也不给,仿佛什么都豁的出去,什么都不在乎。儿子就是顾虑太多,放不下颜面,这次才会错过时机,以至于连挽回的余地都没有。安平侯目露满意,点了点头。虞明博却忧心起来:可是这样的话,儿子该怎么赢他?倘若他一直是这个路数,儿子对上他并没有太大的胜算。你考虑得很对。安平侯点头,指点道:对付不同的人,就得用不同的手段。你用君子之法想在朝堂上赢他不易,那便应该将视线转移开,再试着用小人之法对付他,或许能一击中的。虞明博自认自己也精通小人之法,可是想来想去,都找不到突破口,不由求助地看向自己的父亲。您的意思是?安平侯慢声道:李家人有一个通病,且病入骨髓,药石罔救。有道是物以类聚,这个贺林轩也是如此。而且,依我看,他这病恐怕比李家人还要重几分。虞明博不解其意,疑惑道:您指的是?重情。安平侯说着都忍不住嗤笑了一声,李老太傅如此,他这孙子也不遑多让。若非他们太过重情,总抹不开情面,又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李家一门清贵,自有自己的风骨与格调,只要安分守己,不论朝廷如何更迭,也不能动摇它的地位。却为着先帝爷的情面,踏进南陵这名利场中,落得家破人亡。如今,李家后人又因往日情分,卷进这一场风波中。放着富贵清闲的日子不过,非要做君臣之争的靶子,怪得了谁呢?闻言,虞明博眼神闪过一道精芒,心思斗转。但越是深想,他脸上的喜色就渐渐褪了下来。看着父亲,他有些不安道:可是,要用李家人对付他,恐怕陛下那边皇帝对李家人的维护谁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初初登基的时候,他对李家人的爱重尚在巅峰,贸然对李家人出手,不管贺林轩会如何,皇帝那边怕是不好糊弄。以安平侯府现如今的处境,实在犯不着为了对付一个贺林轩,而让皇帝记恨上。皇帝?安平侯笑起来,要对付贺林轩,我们说不定还要借一下陛下的光呢。虞明博大感诧异,父亲,您此话怎讲?安平侯吹了吹茶水上的碎沫儿,漫不经心道:你可知道,当今陛下还是二皇子殿下的时候,曾经亲口求先帝赐婚,要纳李老太傅的小孙儿为正君?什么?虞明博猛地坐直了腰板,诧异道:竟有此事?!安平侯点头,给了他肯定的答案。我也是偶然听服侍先帝爷的内监说起,才知晓这一桩风流韵事。不过他笑了笑,这些陈年旧事,如今怕是没有几个人喜欢听了。虞明博先是惊喜,但很快又迟疑道:父亲,既是向先帝求的旨意,那陛下当时还不满十岁吧?这怕是不足以让贺林轩与贺李氏以及陛下生出嫌隙。安平侯看了他一眼,那就要看你怎么做了。没有一个男人能够容忍这一点,尤其是,自诩专情的男人。虞明博细细一想,眼睛就亮了起来,笑道:儿子明白了,这次定不会让父亲失望!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安平侯对他点了点头,无意再多言,放下茶杯便站起来。理了理衣袍,却又想起一桩事来,他随口问道:户部诏令商贾进京一事,你查清楚了么?虞明博跟着他站起来的动作一顿,小心道:那些商贾并不知情,打听不出什么。不过儿子想,以户部如今这景况,不管是晓以大义还是威逼利诱,左不过谋财二字。本来,儿子还有意遣人制造些恐慌,煽动这些人的情绪,给贺林轩吃点苦头。却发现那边巡防严密,连商贾出门访客都有人暗中跟随,显然他已有防备。儿子不愿与振国将军府起冲突,便想着不妨再等一等。等那些商贾被剐了家私,不管明面上什么样子,私心里怕是恨不得生啖了贺林轩。到时候,能做的文章便多了。安平侯闻言便不再过问,临出书房却在他头上泼了一盆冷水:将家训抄十遍,到祠堂供奉一夜。下次要发火,记得等到没人的地方。虞明博浑身一僵,对父亲的背影垂首行礼道:多谢父亲教诲,儿子谨记。在安平侯父子商量着如何将贺林轩踩入泥沼的时候,御书房中,贺林轩正就招商一事与皇帝和何谚等人反复推敲。末了,他道:陛下如果觉得没什么问题的话,明天下朝后,微臣就召集这些商贾进行谈判了。天顺帝点头,却问他:早闻林轩是商场上的帅才,一直无缘得见,明日可否让朕开一开眼界?莫安北第一个响应:陛下说的是,末将也早就想一睹贺大人无往不利的风采了!张浩海几人也都点头,兴味盎然。贺林轩无奈一笑,说:陛下和几位大人肯赏脸,给我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拒绝啊。看他一脸头疼的样子,众人都不客气地笑出声来。议完事已经错过午膳的时辰,天顺帝留了他们在宫中用饭,便让他们回去了。倒是贺林轩告退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天顺帝也是七窍玲珑的人,当下便出声道:林轩可是有话要说?贺林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是有些事,想私底下求陛下帮忙。不知陛下能否给我一点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