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汉光武> 大汉光武 分节阅读 3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汉光武 分节阅读 34(1 / 1)

d枉自误了性命”“什么”绝处突然逢生,非但刘秀、邓奉、朱祐和马三娘四个无法相信自己的所听到的内容,万人敌刘縯,也有点儿接受不了人生如此大起大落。一只手继续死死拎住昏迷不醒的王氏无赖子,另外一只手平举着宝剑,剑刃在半空中,不停地晃动。如果他的手臂用力方向稍微不对,就可能将凤子龙孙的喉咙一抹而断登时,把对面的中官吓得头皮发乍。赶紧又扯开嗓子,大声补充道:“别伤人,千万别伤人。只要不伤人,尔等,尔等就可以自行离去。室主有令,既往不咎”“壮士小心,千万别误伤小公爷。先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黄皇室主的身份是何等尊贵她说出来的话,绝对没人敢于违背”灞桥西侧带队封堵刘縯等人去路的军侯李威,也怕桥上的“莽汉”不知道好歹,情急之下再做出什么狠事来。干脆丢下兵器,空着手跑上前大声提醒。“站住”马三娘何等警觉立刻回首举刀,制止他继续向大伙靠近。随即,又皱紧眉头,低声向刘秀追问,“黄皇室主是什么官儿难道比皇上还大么”“这个”刘秀把嘴巴一咧,哭笑不得地回应,“三姐,小声些。室主是皇上的女儿,没皇上大。但,但她的身份很是特殊”“特殊,怎么个特殊法”马三娘听得满头雾水,继续刨根究底。“一会儿路上说,总之,咱们这次很可能是有惊无险”刘秀没胆子在如此多人的面前,传播皇家,摇摇头,低声解释。马三娘不明就里,瞪圆了茫然的眼睛四下张望。果然,见到刘縯已经放下了手中昏迷不醒的人质,邓奉也把宝剑从几个王家无赖子的后心处悄悄撤开。只有朱祐,兀自不放心别人的承诺。用捡来的宝剑比着王衡腰眼儿,一边策动坐骑押着此人向前走,一边低声威胁,“继续跟我们走,放谁也能先放你这个罪魁祸首什么时候我们都彻底安全了,什么时候再放了你”“你,你把剑拿稳些,别,别捅我。我,我姑母从来不骗人”王衡早已被折磨得气焰全无,带着哭腔,大声抗议。然而,他终究没胆子违背朱祐的命令,像个马童般,委委屈屈走在了后者的坐骑之前。马三娘觉得好生解恨,平生第一次,主动冲着朱祐笑了笑,轻轻点头,“猪油,还是你最仔细。他们这种人,说话像放”“三姐,咱们赶紧走免得夜长梦多”朱祐被她吓了一大跳,立刻出言打断。“别辜负了室主一番好心”到了此时,马三娘才终于意识到,银装车里那名让太监俯首帖耳的室主,恐怕身份真的不简单。吐了下舌头,策马跟在了大伙之后。不多时,大伙就已经下了桥,在上百道刀子般的目光中,缓缓穿行。眼看着就要跳出牢笼,身背后,却又传来几声气急败坏地叫嚷,“伤了我们的坐骑还想走,天底下哪有如此便宜的事情拿下,来人,给我统统拿下”却是先前马屁股上中箭的那几名王家无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终于控制住了坐骑掉头返回。看到刘秀等人的背影,问都不问就命令桥头东口的亲卫们动手抓人。刘縯、刘秀和马三娘几个,原本心中就暗存戒备。听到来自背后的叫喊声,立刻又纷纷握紧了兵器。就在此时,身边不远处被侍卫们重重保护着的银装马车里,又传来了黄皇室主愤怒的声音,“谁在发号施令王宽,我的话,难道没人听了么”“不敢奴婢不敢”中官王宽额头冒汗,躬下身体,大声解释,“启禀室主,是几位小公侯。他们刚刚跑过来,不清楚情况,奴婢这就命人拦住他们”说罢,又迅速将目光转向桥头,用手快速一指,沉声吩咐,“去几个人,替小主人们牵马。当心他们惊扰室主”“是”原本已经打算节外生枝的亲卫们,不敢为了几个公侯继承人,得罪黄皇室主,大声答应着,向前走去。将气急败坏的王家无赖子们,全都堵在了桥上。“姑母,姑母”几个王家无赖子急得眼睛发红,扯开嗓子大声抗议,“他们,他们射伤了侄儿的坐骑。姑母,千万别上了他们的当,这群乡巴佬,乡巴佬侮辱了咱们王家的脸面”“咱们王家的脸面,早就被你们几个丢尽了”车厢中,忽然爆发出一声怒叱,“老老实实滚回家去,否则,休怪我带你们去见父皇”刹那间,就将几个无赖子的叫嚷,全都憋了回去。众侍卫见皇黄室主发怒,也都没胆子再去拍几个无赖子的马屁。纷纷拉紧坐骑,将离开长安的道路,放得更宽。“王宽,拿一份我府上的腰牌,赐予那位仗义拦阻惊马的壮士”将众侍卫的表现看在了眼中,车厢中的黄皇室主知道自己还是低估了族中晚辈们的“胆子”。叹了口气,沉声吩咐。“是”中官王宽不明白那个距离自己不远处的“外乡莽汉”,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竟令黄皇室主如此青睐。低着头答应了一声,从身边侍卫腰间扯下一块玉牌,快步送到了刘縯面前,“拿着,室主赐给你的。从此,天下关卡,你都畅通无阻”“这多谢室主”刘縯先是微微一愣,随即,接过腰牌,躬身向马车内行礼。“舂陵刘伯升,多谢室主厚赐”“你姓刘”车厢内的声音忽然一变,带着几分惊诧,迅速追问。“是”刘縯被问的一愣,忽然想起有关车中这位黄皇室主的过往,福灵心至,又躬身行了个礼,用很小的声音补充道:“劳长者问,草民乃前朝长沙王之后,家道早已中落多年,在舂陵务农为业。今年幸得圣上开恩,令太学广开大门。才欣然送舍弟前往长安就读。本指望他能学有所成,将来报效皇家。谁料阴差阳错,唉”他长得模样成熟,在旅途中又颇劳累,此刻看上去足足有三十岁。然而,银装车中的黄皇室主,却丝毫不已被他称作长者为意,竟然也跟着幽幽叹了口气,低声道:“原来如此,唉也罢,好在你今天遇到了我。王宽,你去跟我那几个不争气的侄儿说,今天的事情,谁也不准再去找茬否则,一旦被我得知,绝不放过”“是”中官王宽暗暗乍舌,低着头大声答应。正感慨几个外乡人鸿运当头,闯出如此大的祸事,居然都能逢凶化吉。又听见黄皇室主对着车厢外的外乡莽汉,柔声说道:“我乃无福之人,不敢给你等过多庇护。但是,你尽管送令弟继续去太学就读,只要本室主尚在,应该没人敢再节外生枝。”“这”没想到自己试探性发出了几句求救的话,居然收到了如此好的回应。刘縯又是吃惊,又是感动,红着双目拱手做谢。“多谢室主,室主大恩,草民没齿难忘”“什么恩不恩的,算是本室主,给几个不争气的侄儿赔罪就好”车厢中的黄皇室主又幽幽地叹了口气,非常客气地回应。然后,唯恐王家几个无赖子再生是非,竟然吩咐中官王宽将他们全都集中到一处,由侍卫贴身“护送”着那,与自己一道些迤逦过桥而去。很久,很久,刘縯手握玉牌站立于灞水河畔,一直到完全看不见马车的影子,依旧无法相信,自己和几位亲人们,居然平安逃过了一场大劫那些先前被严光鼓动,壮着胆子帮他们说话的旅人们,也都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一个个望着长安城的方向,不断翘首张望。只有司仓庶士阴固,此刻又恢复了他平时的模样。大摇大摆走到刘縯面前,满脸堆笑地拱手,“恭贺伯升,恭贺伯升,有黄皇室主替你撑腰,这一关,咱们算是彻底过了。你放心,令弟等人入学之事情,包在阴某身上。”“子虚兄客气了”刘縯强忍心中厌恶,侧身还礼。要不是念在此人有个弟弟阴方位列四鸿儒之一,今后有可能影响到刘秀的前程。真恨不得现在就一拳砸过去,将此人打个满脸开花。阴固心里也明白,今天自己做事非常不地道。但官场规矩就这样,他相信日后刘縯会理解自己的“苦衷”。笑了笑,将头又转向刘秀等人,“三郎,邓贤侄,朱兄弟,犬子比你们几个早入学两年,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情,你们尽可以找他这个师兄。大家都是同乡,有事互相帮个忙,是”“多谢了”刘秀等人一抖缰绳,不待阴盛上来套近乎,就策马逃之夭夭。短短二十几里路,一冲而过。巍峨的长安城,很快就出在在大伙眼前。太学,终于快到了。其中馆舍万间,终将有大伙一席之地。一路上历尽各种艰险,如今终于要如愿以偿。这份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轻松,一时间,又如何用语言表达得出注1:黄皇室主,即西汉末代孝平皇后,名王嬿,新朝开国皇帝王莽与其皇后王静烟所生的长女,是汉平帝刘衎的皇后。8岁入宫,第二年其丈夫即稀里糊涂亡故。王莽篡位后,王嬿心中愧疚,对刘氏子孙多有照顾。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而死。第四十六章 小吏翻脸如翻书第四十六章小吏翻脸如翻书“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虽然眼下正值深秋,天色也隐隐开始擦黑,用这句七百年后的唐代大诗人孟郊诗来形容此刻刘秀等人的心情,最是恰当不过。从舂陵一路走来,他可谓历尽磨难,甚至到了距离长安城不到三十里的灞桥,还差点丢掉小命。如今乌云散去,前途一片光明。再看到长安城内楼台高启,画栋连绵。往来百姓衣着整齐,神态悠闲。东西两市店铺鳞次节比,货物玲琅满目。更有峨冠博带的才子,跨马狂歌而行。花枝招展的西域歌姬,依楼轻挥红袖。顿时有一种劫后余生,从地狱一步踏上了天堂之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城内不能纵马,结果让阴固一家又跟了上来。阴盛那乌鸦一般的噪呱,也在大伙耳畔萦绕不散,“圣上在前朝就有圣人之称,乃是当世第一大儒。应天命接受禅让之后,更大力弘扬儒学,倡导以经治国,力求野无遗贤。并在太学之外,又兴建明堂、辟雍两处治学之所,广纳天下向学之士。还出巨资为远道而来的学子,建造了馆舍万间,提供晨昏两餐,定时发放衣物,让他们安心学问,以期将来成为国之栋梁。所以,才有了我等的造化,远在新野,却可到长安来聆听大贤教诲”“陛下圣明”不想将阴家得罪太狠,刘縯瞪了一眼自家弟弟,笑着朝皇宫方向拱手。“陛下圣明”刘秀、严光、朱祐、邓奉四个敷衍地抱了抱拳,目光飞速又转向了路边的碧瓦飞檐。马三娘更是连敷衍都懒得敷衍,只顾板着脸,蹙着眉,全身戒备。这一刻,长安城内的所有繁华和热闹,都与她好似没有任何关系。只让她感觉四处看向自己的目光里头充满了敌意,仿佛随时都有人会冲过来将自己索拿下狱,严刑拷打之后乱刃分尸。阴丽华心细,见这位在路上纵马杀贼都眉头不眨一下的“刘”氏三姐,忽然变成了一只受惊的狸猫。就主动策马凑上前,低声跟她说话。马三娘虽然心中因为阴丽华分走了刘秀对自己的一部分注意力,对其颇为不满。但毕竟是个少女心性,敷衍着聊了几句之后,就将戒备放到了脑后。很快,二人就凑成了一对,不再理刘秀等人,自顾在一旁小声叽叽喳喳。“这份造化来之不易,尔等定要好好珍惜”见刘秀等人对自家儿子的话不当回事儿,阴固忍不住又大声补充,“若是放在前朝,博士子弟每年招收名额只有区区数十,选拔极其严苛。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进入太学读书,都摸门不着尔等造化大,生逢盛世,又蒙圣上下旨广纳四海少年英才”“这话,您已经在路上说过不下二十遍了”实在被烦得难受,邓奉扭过头,大声提醒。“二娃,闭嘴,不得对长辈无礼”邓晨对自家侄儿期许甚高,立刻皱着眉呵斥。“是小子出言无状,长者勿怪”邓奉拱手谢罪,肩膀却同时耸了耸,暴露出了此刻内心中的不屑。邓晨见状,少不得又出言教训道:“你别以为到了长安,就可以任性胡为了朝廷大兴太学,取得是广种薄收之道。学生多了,必然良莠不齐。很多人在里边,不过是混日子虚耗光阴罢了。你切记不可如此,定要学有所成。将来即便不能满腹经纶,至少也得明智,识礼,六艺精熟,不能再是一个浑浑噩噩的白丁。否则,即便族中长辈不怪你,我也会打烂你的屁股”“你等也是如此,否则,有何颜面与族中长辈相见”听邓晨说得在理,刘縯也扫了刘秀和朱祐二人一眼,大声补充。调门虽然高,然而他脸上的表情,却不见半点严肃。一则是因为对自家三弟和朱祐、严光都极有信心,知道三人都是懂得上进的,将来绝不会像阴盛那样,空带着一顶儒冠,腹中却没半点儿墨水,更无丝毫浩然之气。二来,自打元始三年父亲刘钦去世以后,刘家迅速衰落。刘縯自己虽然因为行事颇有古代先贤孟尝君之风,在新野周围闯出了一些名头,却终究敌不过官字两张嘴。等他明白这个道理,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