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三国之名将基因库> 三国之名将基因库 分节阅读 17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国之名将基因库 分节阅读 174(1 / 1)

d自然要效忠于他,不管他是当皇帝还是当太守刺史,我都会同样效忠于他。”“哦难道他对你不公正,你也一样效力于他吗”裴青看着纪灵,满是遗憾的说道。“你说的这是什么意思”纪灵抬起头来,一脸不满的看向裴青,沉声问道。“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为将军抱个不平而已,在袁术麾下,将军是最为英勇善战的,立下的功劳也是最多的,可是袁术在僭号称制之后却拜张勋为大将军,却不知将军你官拜何职啊”“我”纪灵一听这话顿时语塞,心中的不满情绪立刻被勾起来了,袁术在称帝之后,他觉得凭着自己的勇武和功劳,怎么也能官拜大将军,至不济也能做个骠骑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什么的,甚至哪怕是司隶校尉淮南尹前后左右将军的也能够接受,然而这一切都没有他的份,他只是给了杂号将军的官位,封爵什么的更是与他无缘。这自然让纪灵对袁术心中不满,可是纪灵还是强行压制住自己心中的不满,尽心竭力的扶保袁术。然而更加令纪灵伤心的是,袁术在听到裴青即将到达寿春的消息后,竟然只是让纪灵率本部兵马守卫寿春,他却带着宫妃和“百官”逃出了寿春,前往庐江而去,虽然最后给他了一个安北将军的职位,可实际上却是让纪灵率众送死来了,如果纪灵心中的不满没有被勾起来的话,倒是也能接受这种安排,可是现在既然已经心怀不满了,自然更加觉得袁术对他实在是太苛刻了。纪灵想到这里,于是对裴青说道:“如果裴公能够让我看到诚意的话,我纪灵就会答应向你投降,可是你麾下强将如林,如果本来就不打算重用我的话,我投降又有什么意义宁可一死,也落了个好名声”第三百八十一章 纪灵归降“诚意想要诚意还不简单只要你肯投降,我会立刻拜你为偏将军,这可是向我投降的将领之中所授予的职位最高之一了,另外我还可以指点一下你的武艺,让你在短时间之内的战力获得提升,不知道这算不算诚意”“什么偏将军这个职位也就罢了,可是短时间内提升战力,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知道你是如何做到的”纪灵对于裴青的条件其实还是比较满意的,可是他却不知道裴青说得到底是不是真的,因为他之前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其实想要做到这一点也不算什么难事,因为你使用的武器根本就不匹配你的能力,所以你本来应该发挥的实力发挥不出来,只要你能够按照我的吩咐打造一把新的武器,我就能够保证你的能力会在短时间内获得提升。”裴青淡淡一笑,就挥了挥手,招来一名小校,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不多时就见这小校扛着一把奇怪的武器过来了。裴青接过这武器,对着纪灵说道:“此物名叫三尖两刃刀,又名二郎刀,三尖两刃戟,三尖两刃枪等,重五十斤,乃是长戟的一种变式,既能当枪戟之类的刺杀武器使用,又能当做刀类武器使用,其前端是三叉刀形,刀身两面有刃,形象独特,基本招式有劈、砍、抹、撩、斩、刺、压、挂、格、挑等等,此外其前端三叉刀亦可作锁、铲之用,此刀不仅注重力量,也注重技巧,跟你十分般配,你若使用这个武器,一大成成之后定当能够跻身一流名将之列,不知道我这算不算是拿出了诚意”随后裴青将这三尖两刃刀递到纪灵手中,并且将其主要的招式讲给纪灵。纪灵在听了之后默默思索了片刻,下意识的接过了这把三尖两刃刀,随后按照裴青的指点和自己的设想舞起了这把三尖两刃刀。纪灵这一舞就是一柱香的工夫,他最后恋恋不捨的收起了这把刀,然后讚歎道:“妙啊,这把武器如此趁手,实在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真不知道裴公是如何看出来我最适合这种武器的别说别的,仅仅是这眼光,就让我纪灵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方才仅仅练了一柱香的工夫就感到颇有心得,若是练上两三个月的话,自身战力的确能够提升不少。”纪灵到现在才算是真正的佩服起裴青来,别的不说,仅仅是这种眼光就足以让人佩服,而且自己还有言在先,如果再不投降的话岂不是自食其言了所以纪灵连忙放下武器,拜倒在裴青的马前,恭敬说道:“纪灵粗人一个,冒犯了裴公,而且又追随叛逆,实在是罪该万死,幸亏裴公并不介意,又饶我一命,还指点我的武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裴公对我如此恩情,我也只有用此残躯为裴公效忠了,还望裴公能够接受我的一腔诚意”裴青见状连忙跳下马来,拉起纪灵,笑着说道:“能够得到纪将军辅佐,这是我的幸运,也是大汉的幸运,万民的幸运,如今我军已经来到寿春城下,不知道将军能不能为我招降城内的将士,放我军入城”“这一点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城内的军士我差不多都给带出来了,不瞒裴公,如今的寿春城其实早已经空了,末将不过是负责守卫城池以便拖住裴公的脚步而已。”纪灵既然已经投降了,当然就要拿出自己的诚意,而且裴青马上就要入城,就算他不说裴青也会知道,再说了,反正这时候袁术已经跑远了,说了也不妨碍什么。其实纪灵在说完这话之后心中还是有些惴惴的,因为自己既然知道,为何不在宣布投降的时候直接说出来现在裴青问了自己才说,跟主动说肯定不是一样的效果,最起码在对方的心里,自己不够坦诚啊。然而没想到裴青笑道:“其实你说的我早就猜到了,如果袁术还在城内,是不可能让你出来作战的,以他那贪生怕死的劲儿,绝对会率军死守,现在的袁术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路中悍鬼袁公路了虽然他当初也不咋地。”“裴公料事如神,佩服佩服,其实现在的袁术早已经逃向庐江了,不瞒裴公,袁术早在五六天前就离开了,因为他在那个时候听说了陈登举郡投降的消息,那时候他还梦想着吞併广陵呢,可是自从知道陈登投降了裴公,就知道拿下广陵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他撤回了攻打广陵的军队,直接命令他们退往庐江,而他则率领这城内的军队,带着他的家人和百官逃到了庐江,估计这时候都已经到了庐江了。”裴青并没有怪罪,这让纪灵如释重负,立刻决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随后纪灵下令开启城门,裴青进了城,来到袁术那修建的豪华的宫室,他见那里除了几座主殿已经基本完工之外,还有许多工程还在建设,顿时感慨着说道:“袁术仅仅拥有两个郡之地,竟然都已经奢华到了这种程度,实在令人痛心,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是民脂民膏啊。”于是裴青下定停止修建宫室,遣送民工回乡,并且把这一片“宫殿”封禁起来,作为滥用民力的警示。与此同时裴青见城内的居民大都是面黄肌瘦,衣不蔽体,更加感慨的说道:“为了一己之私,竟然盘剥百姓至此,淮南天下膏腴之地,这才多长时间竟然就成了这幅样子,这就是鱼肉百姓的后果,我们一定引以为戒。”随后裴青下令从军中取出粮食和衣物,用以赈济百姓,一时之间百姓大悦,对裴青衷心感戴,纪灵也对裴青心悦诚服。裴青知道纪灵现在有些不好意思直接面对袁术,所以下令让纪灵带领本部人马依旧守卫寿春,自己却亲自率领大军追向庐江,这一次他既然要讨伐袁术,自然要不遗余力痛打落水狗,完全拔除袁术的势力才算罢休。第三百八十二章 按计划行事“什么寿春被攻破,纪灵直接投降这个叛贼,白白辜负了我的信任”袁术刚到合肥就听说了纪灵投降,寿春城破的消息,闻听消息的他顿时怒不可遏,拍案大骂。他骂的不是寿春被攻破,虽然那里是他精挑细选的“都城”,可是既然已经决定放弃,那就是弃如弊履,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他所骂的只是纪灵投降一事,认为纪灵的投降背叛了他,枉他这么多年一直信任和重用对方。可是袁术却丝毫不去想自己的不公正对待,更不去想自己之所以在最后提升纪灵的官位,不过是让纪灵以性命来阻挡裴青前进的脚步。然而愤怒归愤怒,袁术却丝毫没有停下逃亡的脚步,他决定继续逃往庐江,只有那里才有可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对于袁术继续出逃的主意,长史杨弘苦劝不已,因为合肥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号称“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说法,无论是江南还是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合肥城墙坚厚,城内物资充盈,只要在这里坚守,是有很大的可能坚持到裴青退兵的,甚至哪怕是当真战败了,也方便从水路逃走,而一旦放弃合肥,这里必然会被裴青给佔据,到了那时,庐江就会遭到裴青在北和东两面包围,而一旦裴青和庐江西侧的江夏合作的话,就会形成对庐江的三面合围,而且庐江的郡治舒县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很容易被包围,其实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然而袁术却根本不听,义无反顾的率军轻易放弃了九江郡的所有土地,直接逃到了庐江郡治舒县,在那里加固城防,准备死守。在袁术看来留在庐江的好处实在不少,一是这里距离裴青所在的地方越来越远,这导致补给线越来越长,裴青运输粮食困难,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另外无论是征讨广陵的桥蕤还是跨江征讨丹阳的刘勋,他们都跟庐江有着极深的渊源,桥蕤是庐江皖县人士,家眷都在庐江,刘勋现在是庐江太守,他的家眷也都在庐江,所以只要袁术控制了庐江,就等于是把两支军队首脑的家眷都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这样的话不怕他们不效忠于自己。两支军队能有八万人,再加上他自己亲自率领的三万亲兵,加起来共有十一万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打不过裴青的那点人马,甚至袁术还想着以守代攻,在打败裴青之后不仅收复九江,还要乘机收复豫州和南阳,并且进一步佔领中原,制霸天下。正是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袁术宁可放弃合肥,也要牢牢控制住庐江这块地方,这可是他的希望所在,是他力挽狂战,反败为胜的关键。裴青率军来到合肥的时候心中还是有些紧张的,因为一旦袁术死守这里,自己可就不容易攻下来了,先不说袁术自身的三万大军,再加上能够及时回援的桥蕤,对方可就有了六万大军了,到了那时这些军队前后夹击之下,自己就算是最终能够获胜也只是惨胜,必然会付出很惨重的代价,到了那时别说是对付袁术了,能不能保住已经佔领的那些地盘还都不一定呢。可是当裴青听说袁术已经率军撤离合肥,赶往庐江的时候,裴青的心中顿时大喜不已,因为他知道一旦袁术前往庐江,必将是前景一片凄凉,首先来说桥蕤的军队被隔绝在合肥和广陵之间,即便是想要回转也是在困难,只要己方能够坚守下去,到时候只需派出一名才智之士,晓以利害,逞以口舌,必能轻鬆劝降袁术,至于徵讨江东的刘勋大军,这其实也不难对付,先不说现在刘勋在与孙策大军作战的时候根本无法抽身,即便是真的回来了,己方也完全可以以围点打援的方法先挫败刘勋的大军,打击守军和刘勋大军的士气,只要坚持的时间略长一些,刘勋大军的粮草一用完,这支军队很快就会溃散了,只要刘勋的大军一完,守卫在城内的军士必然会迅速崩溃,如此一来擒袁术就十分可期了。“嘿嘿,这个袁术可真是够愚蠢的,竟然选择了这样去做,这可是意味着他将自取死路,这需怪不得旁人。”裴青得到消息之后心中唯一一分担忧也都没有了,他相信主自从袁术决定逃往庐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败亡的结局。于是裴青不费一兵一卒佔领了重镇合肥,从而既阻断了桥蕤的退路,又对庐江形成了两面乃至三面合围的态势。在听说袁术逃往庐江的第一时间之内,立刻派遣邓芝前去江夏,劝说江夏太守黄祖答应出兵配合,一起夹攻庐江。这一次为了准备万全,裴青提前将邓芝调到了他的营中,就是为了为这种外交事务做准备的,事实证明裴青的准备没有白费,正是这关键的一手布局最终彻底击溃了袁术的意志。既然知道袁术已经是瓮中之鳖,冢中枯骨,早晚必败之局,所以裴青并没有急着进兵,而是下令士兵驻守合肥,并且修筑城防,深沟高垒,避免与之作战,而且还定下了反攻的策略。可以说是现在的裴青早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等着桥蕤按照他设计的一步步走向投降呢。“主公,桥蕤的大军已经离此只有十里地了,估计最多只有半个时辰就能到达。”合肥城内,裴青部将文稷派出去的探子探听到了消息,他在得到消息之后连忙向裴青来彙报。“哦来的倒是挺快啊。”裴青得到消息之后满脸笑容的说道。只见文稷笑着说道:“其实按照桥蕤大军的行程,最早应该是在明天早上才能达到城下,甚至还有可能会直接绕城而过,然而我们的探子扮作农夫,在他打探消息的时候很是痛快的告诉了他内幕,说是我们的主力大军刚刚离开,城内只有三千将士在坚守,那桥蕤在得知消息之后很是高兴,立下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