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穿越之最强夫郎> 分节阅读 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9(1 / 1)

d王树军和雨后则什么话也没说直接进了堂屋。朱香梦气得咬牙切齿,又后悔自己出声打断他们的谈话,早知道他不说话悄悄凑过去,或许能听到他们谈了什么。李秀进厨房的时候,王淑敏和陈吕月一人一口大锅同时炒菜,李秀想接过锅铲,王淑敏摆手表示不用,“我都炒一半了,难不成阿么是要来抢我的劳动成果”李秀忍不住笑了: “你说话越来越有趣味了”自从再见王淑敏,他仿佛变了个人,和几年前懦弱只会哭默默忍受苦难的那个他差太远了,若不是清楚这个就是他的孩子,他还以为弄错人了呢,倒是对他这种变化感到开心,这样才好,才不容易被欺负。“小姑做菜是真的香,冲着这好吃的味道,说什么我不让阿么接过手,免得做不好小姑做的那味道。”陈吕月道。李秀深以为然,敏哥子炒的那菜明显比树军他夫郎做的菜香,敏哥子出嫁前做菜可没这么好,现在竟练出如此手艺,怪不得他做的麻辣烫和教给两个儿子的吃食都很好卖。说说笑笑中,八道菜很快就做好了,吃完后,赵三等人就回去了。王淑敏原本没打算这么早回去,可他们不走,大哥一家也不走,大哥和哥嫂在,他不自在,反正吃完了饭就干脆回去了,改天再来看阿爹阿么好了。只是大哥和阿爹阿么住在同一个村子,他要是回去估计他们很快就会收到风赶来,还不如让阿爹阿么去县里和他们住一段日子,他们买了三个店铺和一个宅子,就算年后把三个店铺租出去了,宅子却是要留给自家住的,也不怕食肆后面住不下。对了,弟弟在县里摆摊,家里没事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和阿爹阿么在那宅子里住,省得天天在县里和家里来回跑。嗯,元宵节那天晚上县里很热闹,可以把他们接去一起过节想着,王淑敏已经决定过几天就来把王奋勤等人接去县里。作者闲话:107、被秒杀几天过去,过了初八,初九雨后一家回到县里,早上去刚买的宅子整理,又把食肆后院的一些东西搬到里面去,然后再去买一些被褥等物品,他们正式在这个宅子入住并且准备了好几间客房,下午的时候,赵三驾车去村里要把二老和王树军等人接到县里的宅子里住一段时间。王奋勤等人这才知道赵三家在县里买了个宅子,还是三进的宅子,比王舒娟家的还大,惊讶过后替王淑敏感到高兴,只是二老并不愿意住到县里给王淑敏添麻烦,说到底还是怕引起赵河和赵三的不满,当然,这话对王淑敏能说出口,却是万万不能让赵河和姑爷知道他们并不信任他们。要说以前二老还是很中意这个姑爷并十分相信他,只是过去那些年姑爷的愚孝让王淑敏和孩子们被欺负受了很多苦,他们才改变心态,对赵三只剩下三成信任了。再加上赵三家越来越有钱,王书鸿、王树军等人没想到,前者一家更是只想着怎么占便宜,读过书有点见识的王奋勤却很清楚,人有了钱就容易变坏,多少汉子赚了钱后往家里抬进一个有一个妾氏,富后抛弃糟糠之妻的事也没少,赵三老实又怎样,没有东西能一成不变,连石头都会因为河流和雨水的冲刷或人的敲打而改变,何况是容易受环境影响的人。二老不能保证让赵三保持和以往一样的心态,但他们少给赵三他们添麻烦,也少一份可能让赵三因他们而对王淑敏不满,日后更是有借口以此对王淑敏发难,要知道哥儿嫁到夫家就是夫家的人了,总是把夫家的东西搬回郎家,让郎家人占夫家的便宜,姑爷不计较倒也罢,还能博一声孝顺的称赞,可姑爷要是认真计算起来,王淑敏就得被人诟病,就算被休了别人也会说罪有应得。像他们村里一个远嫁过来的哥子,三年前他郎家遇上天灾,听说郎家没了粮食要饿死,他拜托人往郎家送了一袋黑面,被夫家知道后险些被打死,虽有人说他夫家不道义,但是更多的人是说那哥子不对,那哥子的郎家知道他快被打死也不敢上门替他找公道,毕竟公道并不站在他们那一边,他们拿了那一袋黑面就该有拿哥子会被夫家教训的准备。因此,不管赵三怎么劝说,二老都没有答应。最后还是王树军说了一句话才让他们改变主意。“阿爹阿么不想去,可儿子想躲懒,不想天天在村里和县里两头跑,你们就当帮帮儿子,去县里住一段时间吧,我们也好跟你们住进去,省了路上来去的功夫。”为了儿子,二老只能委屈王淑敏了,不过他们也事先对王树军说了,他们只去住几天,能躲懒也就躲懒几天,万不能在赵三家长住。这话不仅是对警告王树军要本分,也是为了说给赵三听。殊不知王淑敏根本不觉得委屈还很高兴,赵三也没猜到他们的意图,以为那话真的只是对王树军说的。家里养的猪已经在年前宰了,过年的时候也杀了几只鸡,现在只剩下几只母鸡是打算留着明年下蛋的,人都去了县里,这几只鸡也被装在笼子里搬上牛车,隔壁家的爷儿还说这几只比他还幸福,他还没去县里住过,甚至还没去过县里,这几只鸡却因养在一户好人家有幸去了县里。虽说鸡最后的下场都是被宰,但结果一样过程不同,对比后更是突出不同的过程。大家听了觉得好笑,那爷儿的阿么笑得前俯后仰,还跟着开玩笑说那住在都城、住在县里的鸡可比这几只鸡幸福多了。那爷儿觉得有道理,还遗憾道他们怎么就不是住在县里。这句话可沉重了,众人的笑意瞬间消失了。王奋勤心里感叹,所以说,不管畜生还是人,都要看投胎的,出身不同,起点就不同了。因着不想隔壁家的爷儿又说出此类的话,李秀等人加快了收拾的速度,等要带的东西都搬上了车,临走前就把房子托付给隔壁的邻居,当然不是让他们帮忙打扫保持干净,而是让他们留一下这边的情况,省得贼进门翻东西,不忘加上一句话若是贼进了屋里丢了东西也不会赖到他们头上。两家相邻多年,邻居都知道王奋勤等人的习性,既然他们这样说,那肯定出事的时候不会怪到他们头上,也愿意答应帮他们留意一下。二老住在县里后,白日的时候也会跟赵三他们一起到食肆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王淑敏还开玩笑说二老这么能干,干活又不用他给钱,真舍不得他们离开,虽有开玩笑的意思,但舍不得他们离开是真的,这话说出来也是想他们能多留在多住几天。二老没回话,但心里已有些松动,愿意多留一些日子,多帮忙,要知道这还是年里,食肆的生意比平时还好,就算有五个下人也险些忙活不过来,他们留下多干一点活,赵三和王淑敏等人也能松快一些。忙碌和开心中,时间过得特别快,直到赵河带头,四辆牛车把族长一家送到县里,王淑敏才恍然已经到了年十四,第二天就是元宵了。雨后看在夹在族长一家人里面的虞麟等人,摆明是要和族长一家住进他们的宅子里,他的脸色立刻变黑了,心里暗骂这几个人的脸皮真厚,不请自来不管雨后再怎么不愿意,虞麟等人还是一起住进了宅子里。元宵那天,县里很热闹,食肆的生意也很好,晚上有花灯会,会更热闹,生意也会更好,但是钱是赚不完的,食肆只开了大半天的门,到了下午就关门不做生意了,众人聚集在一起吃晚饭,桌上还有一道今日不可缺少的特色食品“元宵”。雨后有幸目睹了“元宵”的做法,大致过程是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工具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雨后当时还道好麻烦,觉得前世现代的做法是在此基础上改进的,还自以为是说要教王淑敏简单的做法,说要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像做饺子一样往粉里加水揉成团子,湿糯米粉粘性极强,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特别说明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应该会比王淑敏做的“元宵”好看。当时做“元宵”的人包括赵三和王淑敏都笑了。虽不知他们为何笑了,雨后却能感觉到他们是在笑话他的意思,当然,这笑意中只是含有愉快的取乐意味,并没有恶意。“你说的和你说的饺子做法类似,但那不叫元宵,叫汤圆”王淑敏解释道。可以说,“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是包出来的,这是不同的两样东西,不是同一样东西雨后恍然大悟,后心想,这个世界是这样,不知前世的“元宵”和汤圆是否也是两种东西,前世他虽知元宵要吃“元宵”,因在那一天周围的人都吃汤圆,便以为“元宵”就是汤圆,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其实是不同的东西吧。吃过“元宵”后,一群人共三十多个人浩浩荡荡出了门。街上简陋的花灯是摆摊的人自己做的,就是用竹条和纸张糊成各种样式,有动物也有花型的,能看出原型是什么东西,只是并不精致,大多花灯是用卖的,只有几个花灯上绑着谜语,估计是老板花钱找人写的,摆出来让行人猜上面谜语,摊子热闹容易招揽客人,猜中了就能得绑着谜语条子的那个花灯。这些谜语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看对谁而言了,摊子老板花几个钱请人写的谜语怎么会很难,文人墨客轻松就能答出,只是他们不屑回答这些简单的谜语,也看不上那些做得简陋的花灯,一般百姓买不起精致的花灯,倒还喜欢这些花灯,只是他们要不是文盲,要不就是只认识一些字,猜谜语对他们而言很有难度,大多只能拿几个钱出来买这样的花灯让孩子提着乐呵。那些店铺里的花灯很精致,可上面的谜语也很难,雨后虽在前世接受过高等教育,可在文学方面却不擅长,能盗窃些诗句,可让他写诗词、对对子、猜没听说过的谜语他是不行的,也不指望能拿到那些精致花灯了,看了几个都猜不出来后就到街上的摊子猜谜语了,那些谜语多是他在前世里看过的,在一家猜中一个,不一会儿就得了好几个花灯,分给晨哥儿、夕哥儿和族长家的孩子,因多了出来,一些大人也被分到了花灯。分花灯的时候雨后才注意到刚才在店铺里还看到的虞麟不知去了哪里,四处看了一下,就看到虞麟和他阿爹阿么姨么提着好几个精致花灯从人群人挤向他们这边。等他过来了,只见虞麟把其中最精致的一个花灯递给他,“送给你。”“花了多少钱”财大气粗啊,这样的花灯少说要十两银子,他不是拿不出十两银子,可他舍不得,十两银子买个花灯,也就元宵节应一下景,过了这天就被丢到角落去了,保存好留在明年估计很悬,十两银子不是丟到水里也差不多了,他宁愿把钱拿去买吃的和用的。“不用钱。”虞麟摇头,“猜中谜语得到的。”虞麟的“阿么”得意道:“这些都是我主小霖猜中谜语得到的,只花了些猜谜语的钱”店铺的猜谜语和摊子的有些不同,那些花灯很精致,很值钱,遇上人一直猜个不同说不定就被说中了,所以每猜一次都要交五个或十个、二十个铜板,看花灯的价值而定,街上摆摊的若能做出或从别人家进货得到比较好的花灯让人猜,也要交一两文钱才能猜,雨后挑的都是不花钱就能猜的谜语,至今未曾花一文钱,可这些花灯与虞麟他们手上的花灯一对比,简直是狗尿。雨后感觉被秒杀的不仅仅是他得的那些花灯,还有他自己,他活了两世的人竟然还不如虞麟一个几岁的孩子文学高,亏得他还为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而暗暗自豪。作者闲话:108、被个孩子占便宜雨后等人比较早用晚饭,比很多人早出来,刚到街上的时候人还不是很多,渐渐地街上越来越多人,摩肩接踵,他们三十多个人的队伍已经被人群冲散了,所幸孩子要不是被大人抱着就是被大人牵着手雨后除外,虽被冲散还是在视线之内,倒也不会发生什么事。雨后也被虞麟的“阿爹”、“阿么”和“姨么”有意无意地拖住了脚步,不一会就被陌生人挤进来,挡在他与晨哥儿等人之间,不过几步的距离,他每每想要挤过人群回到大队,可身边围着的虞麟等人却次次挡在他面前,他终于确定这不是意外和巧合,而是虞麟他们故意造成就这样,虞麟走在雨后身边,前面是虞麟爹、么和姨么,在前面是几个陌生人,再过去就是雨后的亲人,因挡在前面的三个人首次在雨后面前做好下人的本分,不闻不问仿佛并不认识他们,造成虞麟和雨后两人出游的错觉。雨后正想问虞麟这样做有什么意思,不想虞麟牵住他的手,还道:“人太多,我们牵手不会走散。”真当他是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吗雨后翻了个白眼,想抽回手却不得,之前在赵家村虞麟把他拉去余家也发生过类似的事,那时候他以为是虞麟力气大的缘故,现在他练了武功,也有内力了,才知道并非是虞麟力气大,而是他的武功比他高,他才挣脱不得,心下不由得惊讶,又有种想对天大嚎的冲动,比文,他不如虞麟,比武,他还是不如虞麟。不过很快又接受了现实,觉得虞麟比他武功高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他学的内功心法是虞麟“阿爹”给的,比赵河教给他的内功心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