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女生频道>丹阳县主> 第三十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1 / 2)

傅庭走了之后, 老夫人才把她们又召集了过去。

原来他今日是来送宫中请柬的,太子殿下想请定国公和老夫人到东宫一叙。

“国公爷想带闻玉去, 见见那些世家之人。”老夫人合了茶盖说, “我也要去面见太后,因此想把你们两个带上, 到时候见见各位世家小姐、夫人什么的,你们可想去?”她看向元珍和元瑾。

元珍听后先是诧异,继而又是欣喜。这做了定国公府小姐果然不一般,竟这么快, 就能见见宫里的贵人了。

那可是她之前在太原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元珍根本不假思索, 已经柔声道:“孙女自然是愿意的,能和您进去开眼界, 孙女是求之不得的!”

元瑾却是心中咯噔了一下。她也没想到, 竟这么快就要进宫了!

而且还是朱询所在的东宫。

老夫人微笑,看到元瑾的神色不明, 以为她是怕了皇宫的威严,她就问:“阿瑾可是不想去?”

元瑾笑了笑:“没有, 孙女只是一时高兴忘了, 我自然是想去的。”

其实她并不是很想去,毕竟东宫有她扎堆的仇人在,看到仇人过得好谁能高兴得起来。但正是因了如此, 她才必须要去。正所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更何况老夫人这是明显的想抬举她和薛元珍进入京城的贵人圈, 她也不能不识好歹。

只是她心情复杂是难免的。

“那便好。”老夫人也很是高兴,这两个孙女其实都是能上台面的,倒是元瑾更沉得住气一些,元珍却已经喜出望外了。不过这都无妨,两个人的反应都在情理之中。她又叮嘱道,“入宫的东西,我会一一给你们准备好,你们只需回去练礼仪就是,不可在宫中失了礼数。”

两个孙女应喏,老夫人才又把闻玉叫过去说话。

“这本册子,写了京中所有重要人物。”她递给了闻玉,“你好生记住,到了那日便用得上了。”

闻玉也接了应喏。

薛元珍在旁见了,却是有些眼红。她和薛元瑾不过是去见见小姐夫人罢了,但薛闻玉却是真正的能接触那些权贵人物,而且他和这些人都是平起平坐的。若是哥哥被选上,现在这些就应该是哥哥的,实在是可惜了。

说完事情之后人才散去,元瑾回了自己的蘅芜馆,也是个宽敞的大院子,假山小池花草无一不精致,小池中还植了睡莲,只是这个季节并不开花。支开窗扇,窗外竟种了几株芭蕉,倒是极其风雅。

柳儿已经领着丫头把东西都收拾好了,定国公府对他们倒真是不错,给元瑾分了八个丫头四个婆子。元瑾的月例也从三两变成了十两银子,闻玉更不必说,他如今月例有三十两。崔氏刚知道的时候吓了一跳,还说:“这么多的银子,要怎样花才好?”

这些丫头不像之前薛府的下人,是买的穷苦人家的孩子慢慢□□。定国公府这些多半是已经□□好的,甚至有的会识字断文,有的擅长辨各类宝石、香料,有的梳头点妆是拿手,还有的曾做过苏绣绣娘,叫柳儿她们自愧不如,很是咋舌。

最年长的两个是十八岁,一个唤紫苏,一个唤宝结。紫苏笑语晏晏,性情和善,宝结心细如发,沉稳端正。两个大丫头都会识字,方才整理的时候,倒也听了柳儿的指挥。管事嬷嬷姓安,生得一张原盘脸,很是慈眉善目。

管事嬷嬷领着诸位丫头婆子给元瑾行了礼,才说:“二小姐不日要入宫,由奴婢来指点您的礼仪。若有不周到之处,二小姐尽管说便是。”说后一一给她示范各种规矩,元瑾才知道,安嬷嬷原曾在宫中伺候过。

自从到了薛家,元瑾就再未见过省心的下人,她身边只有柳儿堪用。如今这管事嬷嬷和大丫头,一个个都是聪明人,交流起来非常省心。多半你一个眼神,她们便知道你是渴了还是饿了,或者有什么别的需求。让她依稀想起往日的生活。

同时安嬷嬷也觉得这位二小姐颇为奇怪。

她原是在定国公府老家贴身伺候老夫人的,要分给两位小姐时。一个可能嫁去侯府的大小姐,一个是世子胞姐的二小姐,只是出生不如大小姐一些。老夫人想了想,给大小姐分了一个原先伺候在国公爷身边的嬷嬷,将她分给了二小姐。

原老夫人就先叮嘱了她,两位小姐出身一般,凡事她要多照看,不懂的便教,但千万别驳了小姐的面子。可是这位二小姐却很不一般,老夫人给小姐送来的几样珠宝,她拿着一看便知道是什么。有这么多人伺候,却也从容不迫,既不颐指气使,也不诚惶诚恐。并且她对定国公府这般繁荣和锦绣堆砌的样子,也未曾流露太多的惊讶。

这娘子要么就是极为聪明,要么就是十分沉得住气,且眼界似乎也不是小门小户出来的。这让安嬷嬷松了口气,看来老夫人选的这个小姐的确是好。

到了第二日,老夫人就叫丫头送了一件鹅黄色净面四喜如意纹妆花褙子,一个嵌羊脂玉的金项圈,一对金累丝嵌红蓝宝石的莲花并蒂簪子,莲花头纹金手镯过来。这些是老夫人特地为她们入宫准备的。

元瑾接了看,这些首饰做工精巧,是极好的东西。

这时候柳儿从外面进来,屈身行礼,告诉元瑾:“二小姐,大小姐早上去见了老夫人。说自己住一个院子太空,老夫人身边又没个人伺候,想搬去老夫人的院子里住……不过老夫人以自己一个人住惯了为由拒绝了。”

元瑾听到这里放下了手中的东西,略抬头道:“知道了。”

安嬷嬷在一旁看着,笑道,“大小姐心是好的,不过她初来乍到,还不熟悉老夫人的习惯,倒是冒进了。”

元瑾看了安嬷嬷一眼,安嬷嬷这是话里有话啊。她问:“嬷嬷为何觉得大小姐是冒进了?”

安嬷嬷就缓缓道:“奴婢似乎听说,大小姐极有可能与魏永侯爷说亲。”

元瑾听到这里笑了笑:“这是大小姐的姻缘,我却是不想插手的。只希望她能看得清这点,大家一起好生过日子就罢了。”

安嬷嬷听到这里有些讶然,随后才一笑:“二小姐心中豁达,奴婢明白了。”

她当然是有些惊讶的,虽说两位小姐都是国公府小姐,但毕竟是过继的,其实身份说高也并不高。若能嫁入勋爵之家,才算是真的改变了命运,否则说出去,也只是继小姐罢了。她原以为二小姐是和大小姐想着一样的事,没曾想她竟毫不在意这桩亲事。

这二小姐当真是稀奇人。

柳儿等人却在旁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二小姐和嬷嬷说的是什么个意思。怎么说话都像打哑谜一般,她们这才明白,小姐平日里跟她们说话时总是叹气是为什么了。那是她们……真的跟不上元瑾的境界。

紫苏这时候捧着一盒新制的珍珠粉从外面进来,打开给元瑾看:“二小姐,您明日便要进宫,可要用珍珠粉?”

元瑾看了珍珠粉的成色十分好,便点了头,自她成为薛家四娘子之后,还未用过珍珠粉。

杏儿便自告奋勇道:“我来吧!”

她用牛角制的小勺挑起一些,却咦了一声:“这粉这样干,如何能用来匀面?”

紫苏听了抿唇一笑道:“杏儿姑娘,这粉是以牛乳拌了用来敷面的,一炷香的功夫便洗掉,方可使肌肤细嫩白腻。”

杏儿听了脸微微一红。

一般的脂粉,多是以花粉掺和米粉制成,珍珠粉已是上好了。这定国公府怎这般奢侈,好好的珍珠粉不是用来匀面的,却是用来敷一敷就洗掉的。她坦白地说:“那太浪费了些,兑了花粉用作脂粉岂不是好!”

杏儿直言直语,屋内的丫头纷纷抿嘴笑,元瑾也是笑。

真正的世家闺阁里,脂粉都用茉莉花仁制成香粉,加许多名贵之物,经十二道研磨方得。珍珠粉虽然有养颜的功效,但因为易掉粉,故上好的人家里都不用做脂粉了。

“杏儿姑娘不必担心,小姐如今还是浪费得起的。”紫苏笑了笑,回身对小丫头说,“去取牛乳来给杏儿姑娘使。”

元瑾看到这里心里微叹,便是她想抬举杏儿她们,但在国公府这样的环境下也不适合了。她们二人快到出嫁的年纪了,等到时候,她给她们找极好的人家,再陪嫁丰厚的嫁妆,也不算亏待了她们。

隔日就是入宫的日子,这天崔氏寅正就起来到元瑾这里来敲门,生怕她会迟了。

薛青山已经开始在工部衙门里上任,薛锦玉也被送去了京城中的一个书院进学。崔氏没什么事做,除了去姜氏那里,便只能整天盯着女儿。

而国公府的丫头都是训练有素的,昨晚就准备了要用的东西。元瑾刚从床上起来,几个丫头便已经将衣裳给她穿戴好。她坐在铜镜面前,擅长梳头的宝结给她梳发髻,安嬷嬷在旁盯着丫头给她上妆。

安嬷嬷曾在宫中伺候过,又服侍过老夫人,各方面的审美都非常好。

她给元瑾选了薄透的妆容,口脂也是以杏花汁子做成的粉色口脂,再以同色胭脂扫了面颊,便使得元瑾水灵清澈,明眸皓齿,肌肤嫩如水蜜桃,白中透粉。这样一看,便当真是个半长成的绝色小娘子。

这样一整套下来,用了一刻钟的时间便打整好了,柳儿杏儿根本没有插手的机会。

崔氏更是目瞪口呆。因为现在时间还很早……鸡刚叫,离吃早饭都还有一会儿。

元瑾看向她,崔氏就讪讪地笑:“你再看会儿书吧,我看天也快亮了。对了,也不知道你弟弟起来没有,我得去看看他。”崔氏说着就出门去了,元瑾连说她一句的机会都没有。

元瑾更是无言,丫头们又俱都是笑。

半个时辰后,老夫人派人来传话去进早膳。

由于定国公府人不多,所以大家的早膳是在一起吃的。便是每日给老夫人请安的正堂之中。

定国公府的早膳和薛家可不一样,光是面点就是八样,白软的银丝卷,汁甜味美的龙眼包子,薄透的蒸虾饺,酥炸乳糕,撒了白糖的枣泥糕等,咸的又有牛肉肉铺,鸭肉丝,银鱼丝拌鸡蛋,八样各式酱菜,主食是川贝紫米粥,荞麦皮小馄饨,或是撒了香菜的牛肉汤细面条。

薛家人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深深为之震惊。这才是勋贵世家的派头啊,才几个人便吃这么多样早膳,吃不完的再也没在桌上见到过。中午、晚上就更是奢侈了,但对于老夫人来说,这些都是日常罢了。还劝他们不要拘禁,如此几次下来,大家才终于是习惯了。

今日的早膳却是简单,每人半碗紫米粥吃了,再吃两个龙眼包子,老夫人便叫撤了。

为避免在宫中出什么事,都是尽量少吃。即便饿肚子,也不能出现在和贵人说话的时候却想出恭这样的事。

薛元珍也因此感觉到了紧张,有些忐忑

起来。她今日穿着也十分漂亮,玫瑰红织金缠枝纹褙子,项圈与元瑾的样式相同,不过嵌的是一颗拇指大的海珠,妆容比元瑾更明丽,让她显得比平日更鲜明。

老夫人则正式地穿了一品诰命的大妆服饰,仔细打量两个孙女的衣着,觉着没有问题了,才一并上了马车。定国公则带着闻玉上了另一辆马车。

马车悠悠地朝着紫禁城去了。

嘚嘚的马蹄声,带着元瑾离那个地方越来越近。

没有人撩开车帘往外看。老夫人细细叮嘱她们注意的地方,薛元珍有些紧张,元瑾则心跳声越来越大,她甚至都能分明地感觉到这种心跳。既不是紧张,也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不过她们这次去的地方不是正宫,而是太子所住的清宁宫,说是淑太后特地在此设宴,因着离午门近,免得诸位大臣家眷下午门后走太久,毕竟马车是进不了午门的。

老夫人带着她们进了清宁宫,先被宫女引路去拜见淑太后。

这不是元瑾第一次看到淑太后,实际上,她对淑太后还是很熟悉的。只是萧太后在的时候,她还只是淑太妃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