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早晨在鸡鸣鸭叫中来临。
茵茵起来时家里人都已经起床了,倒是没人和她争脸盆洗漱。
今天早上蒸发糕,二合面的发糕,白里透着金黄,一开锅就是一股的清香传出来。
“好香呀!”
茵茵闻着味到锅里看了眼。
“今天发糕蒸的是不错,老姑娘你要不要带几个去晌午吃?”
“不带了,在饭堂还能吃热乎饭菜,发糕放到晌午都凉了。”
“那倒也是!”李丽娟点头。
茵茵则心想,就那一锅发糕,家里十几口人,一人一个就没了,她还要带,说不上从谁嘴里省下来呢,何必呢。
刚吃了早饭,还没等茵茵和苗于华出发去学校,家里竟来了人。
“苗叔在么?”
“谁呀,进来说话?”
一辆自行车被推进自家院子,一个大小伙子笑着和茵茵、苗于华打招呼。
“是牟大海啊,找我爹有事?”牟大海,是星火大队书记牟万成的小儿子。
“嗯那,我爹叫我来告诉苗叔一声,今天上大队开会。”
说着苗于华带着他进屋了。
“大海啊,吃饭了没呢?”苗学松笑问道。
“吃了叔,我爹让我告诉你一会儿上大队开会去,还说告诉婶子一声,晌午叔就去我家吃饭,不回来吃!”
苗学松愣了下就明白了,笑容不变:
“行,叔知道了,让你辛苦跑这一趟。”
“不辛苦,我正好要来你们屯子找大虎玩,顺路报信的,那行,我先走了叔?”
“好!有空过来玩!”
“欸!”
苗于华将人送到院子外。
李丽娟好奇道:
“牟万成还特意让他儿子告诉你开会,晌午还要你去他家吃饭?”
别看这大队书记官不算如何大,但那是在市里、乡里,在他们这星火大队,大队书记那就是一把手,走路都是抬着头,一般人都不放眼里的。
苗学松虽然是小队长,可星火大队有八个小队呢,一个大队长,七个小队长,哪能个个入了书记的眼。
李丽娟是好奇这平时没什么交际,只过年过节自家给人家送礼,还头一回吃他们家饭呢!
苗学松笑得意味深长:
“还能因为什么?因为咱们有个好姑娘呗!行了,我知道什么事,估计那草席子钱下来了,大队叫开会商量怎么往下分呢。”
他家这几天又是装电话,又是办下来养殖场的批条,大队书记哪能一点声听不着。
“能分到钱?”苗于富大喜。
苗学松摇头:
“我估计啊,是够呛!家家欠生产队的钱,恐怕他们是想丁那钱了。也别太失望,我去看看,说不上就能分下来呢。”
他自然希望是分下来还能省些麻烦,要是不分钱,村里人也要闹情绪的。
到了学校,茵茵开始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课间操,再上课、下课周而复始。
一开始还挺怀念和新鲜,过了几天就有些无聊了。
除了早自习一些调皮的男同学故意吵闹说话,不听方冰的约束,逗着茵茵开口才停下,其他没什么特别的。
这让放学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上学时又很闲的茵茵有些不太习惯。
初二的课程她在暑假时都自学过了,老师讲上一遍也没多大意义,只是巩固加深印象,除此之外便没什么事可做了,这竟让她觉得有些浪费时间了!
茵茵觉得自己被群主教坏了,竟然闲不下来了,一空闲就觉得浪费时间,这可不是一个懒人该考虑的事!
手指麻了一下,茵茵看了眼红包群,果然看到群主在扣她。
群主:既然宝儿这么上进,咱们群也不能拖后腿,这样吧,来个随机任务练练手如何?
茵茵大惊:群主啊,手下留情,别激动啊!我对目前的生活和学习规划已经很满意了,不用再增加了!
随机任务有三个,她还一个都没有完成呢。
群主:看你上课也是无聊居多,脑子闲置不用会退化的,不如利用一下,应该也花不了你太多时间的,再说了,随机任务又没有时间限制,什么时候做都行。
茵茵:你先说说奖励是什么吧。
群主:要不奖励你一套高中教材?
茵茵:再见!
群主:别啊,和你开玩笑的。你也不缺什么了吧?超出时代的东西给你你也用不了。
茵茵:你说的是大件,我又不要大件,给来点吃的吧,挺长时间没吃过零嘴了,好怀念。
群主:……
他就没见她仓库里少了零食过,只不过不能和她曾经去过的时代比而已。
群主:行,那就赠送一个炸鸡桶如何?
茵茵口里开始分泌口水了。
茵茵:是德基家的全家桶么?
群主:那多小气啊,给你来个大家庭的全家桶,用水桶装,怎么样?
茵茵:嘿嘿,不用、不用,我不贪心,就那个全家桶就行了,群主要真的觉得给少了,再送个小食桶?
群主:小食桶留着下次任务奖励吧。
茵茵:……那还等啥,赶紧发任务吧!
“叮!”
茵茵点到随机任务。
随机任务四:在市报上发表一篇文章。
任务奖励:全家桶
茵茵的脸顿时垮了下来。
茵茵:群主啊,你可能不知道,我上辈子是理科生。
群主:这有什么关系么?
茵茵:当然有了,你让理科生去写文章?我写什么?写动力学、运动学还是物体的平衡?
群主:难得啊,你都还记得没还给老师啊?
茵茵:这不是重点啊!
群主:你想太多了,就像你语文课作文一样,写一篇文章只要能够在市报上发表就行,不论内容,不限题材!
当然,根据你所在的时代分析,不符合时代的东西你也发不出去。
加油,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茵茵:……
她后悔了,不应该被吃的诱惑,应该先问任务内容才是,天知道,所有作业里她最烦的就是写作文了,还有字数要求,明明一句话就能表达清楚了,干嘛非要写上一大篇呢?
这不是为难孩子么!
得,自己挖的坑,跪着也得填。
等下课问老师去借报纸看看吧,看看上面都有啥文章,都是什么方向的做个参考。
虚空中群主见到茵茵的转变欣慰地笑了,他就知道这丫头是个不逼着不会往前走的性子。
下课了,茵茵去教学楼,找方教师借报纸。
“苗茵茵?太好了,正想找你呢!”
“老师找我什么事?”
“明天就要开始表演了,你词记得怎么样了?”方老师问道。
“都背下来了。”
“背下来好啊,那你下节课就别上了,和高一的周阳,也就是另一个主持人一起排练一下,省得明天上台的时候配合不好。”
“好的,老师。”
“嗯,你来找老师有什么事?”
“噢,我想向老师借福平日报看看,听说那上面的文章多,对写作文能有帮助。”
“果然好学生都是好学的,你的作文已经进步多了,但多看看报纸也是有好处的,等老师问一下,报纸在哪个老师那里。”
原来学校的报纸是一个办公室一份。
一共就两大办公室,文科、理科,初中、高中任教的老师都在这两个办公室中。
再有就是财务室、主任室和校长办公室。
这时候一个老师教的班多,整个学校八百多学生统共也就三十多名教师,不算多。
不一会儿,方老师还真的把报纸拿给茵茵了。
“给,看完了记得要还回来的。”
“我知道了老师,不会弄丢的。”
回到教室便“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
报纸没想像中厚,只有两张四页,十六开大小。
上面有中央的指示等等,这些东西茵茵在收音机新闻里听过了。
往后翻,竟有一个歌颂开国元首的,写了一个大长篇的散文。
下面还有两首诗歌,是现代诗歌,茵茵并不太懂得欣赏,只是觉得人家写的挺优美的,要她写,够呛!
抓掉了几根头发的茵茵,苦恼了一天也没想到自己应该写什么。
坐在老哥后车座上都还在思考着,直到进了家门,看到坐在大门口一边织毛衣,一边时不时抬头往她们回来的路上瞧的李丽娟,茵茵突然有了灵感!
“妈,我急着写点东西,一会儿再聊!”
下了车子茵茵就往屋里冲。
期盼着老姑娘放学的李丽娟被她气笑了,这小没良心的!
茵茵想到她能写什么了。
在元首领导下的今天,社会日新月异,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可以供子女读书了!
尤其在妇女地位得到提升的今天,有多少女性都可以去学校读书,可以从事和男人一样的工作,不再像旧社会那么只是男人的附庸,这都是党领导得好啊!
写完开头,茵茵就像是打开了闸门一般,思如泉涌,竟一口气写五百字!
草稿打完,自己又修改了几遍,想了想,觉得不太自信,又拨通叶隐川办公室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