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9章(1 / 2)

作者有话要说:  红包已发,若没替换,请刷新。

正月里, 武安果然老老实实地跟着他哥哥武平, 上门来给宝玉拜年了, 并且深深对从前不懂事的举动而感到愧疚。

宝玉却并不介意——要是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看不惯自己这样的小事也要放在心上, 那他恐怕长几百颗心也不够用。

对于武安今年也要考武科的事,宝玉有所耳闻, 他鼓励了对方几句, 然后武安就被来宝玉书房里玩耍的环哥儿拉走了。

说起来, 环哥儿和武安才是有共同语言呢,前头都有很厉害的哥哥, 并且都是爱护弟弟的好哥哥,只不过环哥儿在父母缘上比武安要倒霉一些……

不过这也不妨碍他们日渐熟悉起来之后越发投缘了,武安若不是担心别人觉得自己攀附了荣国府, 都想与环哥儿拜把子!

时间不紧不慢地过去,今年的冬天一反常态是个暖冬,护城河结冰的时间都比往年要短了不少, 有上了年纪的老庄稼人开始担心冬天不够寒冷, 没能够把土地里的虫卵给冻死, 来年田里害虫成灾。

钦天监那边也算出来说因为今年的凌汛比往年都要来得早一些,故而黄河中下游春季极易发生涝灾、南边长江流域却易发旱灾——自去年夏天大暴雨起,钦天监在朝中的威信是一落千丈, 今次, 钦天监台正憋着一股起,与手下人算了好多天拿出这么一个结论。

但是摸着良心说,这就算钦天监不说, 朝中于水文天时有些研究的官员都知道这个道理了!反正钦天监这一回想要捞回一些颜面并未成功,看来还需要契机。

二月春闱,自然有时务策是论述治黄的。

听起来是老调重弹,但是稍微敏锐一些的学子都能意识到,现如今,我大明一朝有建城铺路利器:水泥。

那是不是代表这修建水库蓄水泄洪的能力也提升了呢?

不少学子都想到了这方面的,但是能言之有物的人却并不多。独独几分出彩的卷子,被圈点出来,张榜之后,附带会试的试卷。

一时间,尚且二月里,京中学子不少就已经在茶楼、诗文会上与人辩论治黄之道了。

不几日,天子殿试的时候还特意问了这几人,却得到一个叫朝中百官都啼笑皆非的答案——却原来,这几人都看过一本书,乃是当朝禁卫军总兵贾瑛贾大人写的西域西游志,上特特提及了黄河冰封之后的渡河法子,顺便也有附近黄河水文地貌的描述,便是因此,这些人写出来的策论与别个不同,并不是泛泛地说在某某地修两岸河堤、在适宜处建水库。

天知道!户部钱尚书看到张贴出去的会试卷子心头就是一跳:【这群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学生,黄河全线修水泥河堤需要多少水泥、需要多少水泥窑、需要征多少民夫……需要多、少、银、子?!!!】

工部的老阴尚书虽然多年都习惯性闭眼闭嘴,但是不代表他闭上了耳朵:【适宜处建水库?哪里适宜?工部中会治水的人多,会建水库的人……拍着胸脯都找不出两个来。真要是这群书生当政,找谁去建水库?两眼一摸瞎的外行吗?那岂不是要害死人?!!!】

好在终有几份务实的回答,殿试的时候,诸位大臣也都睁大眼睛想看看这一期的贡生们是怎么样的,也好盘算一下等到他们翰林院散馆之后,该把哪几个坑到自己部门来,啊不,是搜罗到自己部门来。

结果的结果,有一贡生,姓武名平,字东宁,坦荡荡地说,是看了贾总兵西域西游志之后才能言之有物的。

这一番大殿对话传了出去,不少落榜的举子们后悔万分:当初怎么就只顾着四书五经时务策了呢,忘记了时务、时务,自然就该是时下的政务才是,那西域哈密榷场、禁卫西行万里可不也是近年来的时务么?!

也有不甘心的,转头就去书肆买了西域西游志,一时间,原本搁在角落,众人眼中的闲书居然卖得大火,还加印了两回。倒是叫宝玉又收到了书肆送来的再版稿费。

…………………………

“东宁就是太实诚了些。”殿试那天,宝玉也在场,结果十六和武平一唱一和的,倒是好像商量好一般,给宝玉扬了名。

“这本就是实话,又有什么不可说的呢?”现如今,武平也非原先的他了,殿试被点为一甲第三位,是为探花,居然比当初贾珠的名次还高一位。

“话是这么说,可是毕竟在读书人眼里,少不得有眼红说你谄媚的。”宝玉自己倒是不在乎这些虚名,总归自从跟着十六‘鸡犬升天’开始,外头对于他一直是毁誉参半的,但是真正想要黑他的人,能攻讦他的也就是说他是勋贵出身、是个莽夫之类,无关痛痒。反而是不少女子,听闻此言,纷纷替宝郎反驳,说“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武平不以为意地摇摇头:“我爹在荣国府任教这么多年,当初是这一份月钱解了我们家的窘境,哪里就能因为别人的风言风语就撇清关系呢?当初跟您南下江苏,要不是看在您的面子上,白鹤书院的人怎么可能收我入学?再说,如今安哥儿得您点拨,也是大有长进。桩桩件件,就因为别人含糊的指摘而远了荣国府,这才是失了文人骨气吧。”

宝玉笑笑:“这话倒不像是你说的。”

“是季远说的(周博,字季远,今科状元,前白鹤书院小纨绔,武平好友,父亲是白鹤书院山长。75章185章出现)。”

“哈哈哈,我还以为他是‘浪子回头’了,原来还是这么心直口快,想来周院长应该为难得很。”

……

送走武平之后,苒哥儿第一个跳进来:“二叔,是不是武师傅不能继续教我们了?”

贾环要稍微慢一步,进来之后,也眼巴巴地看着二哥。

“是。”宝玉如是说,虽然今天武平亲来的意思,就是为了表明并未因为一朝高中而断了和荣国府的关系,但是武三师傅确实不适合继续在荣国府担任武艺教习师傅了。

苒哥儿也知道其中道理,堂堂文科举探花郎的亲爹,走出去,别人也可以称一句“老爷”了,再来当差,不成体统,只不过,这么多年了,终究有点舍不得。

贾环连忙问了一句:“那安哥儿还可以来找我们不?”

宝玉道:“隔三差五的还行,恐怕也不会日日都来了。”

“啊……”

这对叔侄都挺失望的,不过宝玉下一句又说:“这都三月了,武童试就在眼前,要是你们都考过了,日后想要出府,领一块牌子,带上家丁小厮,老祖宗和太太那边自有我替你们讲话。届时你们出去找武安,不也是一样的么?”

贾环和贾苒相互看了一眼:对啊!竟忘了,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的做法。

宝玉伸手虚点了点两人:“不是你们忘了,而是你们没底气,觉得武童试大约是不能过罢了。既然这样,还不回去背书!”

叔侄两个屁滚尿流地跑了:【《武经七书》,通通背下来,也是要花时间的,快跑快跑,不然二哥/二叔肯定不帮我们要出门的牌子了!】

目送两个臭小子跑走,宝玉摇头笑笑:【年轻人哟,就是经历得少了,对每次一分别都看得比天塌下来还要严重。】

然后他默默扪心自问:那么年纪大的人呢?

【年纪大的人呵,因为经历得多了,才知道什么叫做世事无常,便更加珍惜每一次相逢和偶遇,但是也会看淡每一次别离。】

最后,因为武三师傅执意坚持任教到两位哥儿考童子试之前,所以一直当差到三月的最后一天。

最后这一天,也是宝玉的休沐日。

一大早,武师傅盯着三个小伙子热身,并做了基本功,这一天,哪怕是最爱偷个懒的贾环也一丝不苟地完成全部基本功。

再接着,自己练习完毕的宝玉又把这三人狠狠地操/练了一顿,他下手极有分寸,包管这三人嗷嗷叫的,但是连青紫都没有,每次都是压着他们的极限来。

叫一旁难得出现的贾珠和贾琏忍不住悚然一惊:幸好我是宝玉的哥哥啊!不然被这么压着打,岂不是一点面子也没有了?

花费的时间比往常要更久一些,五人都出了些汗,叫一旁的兰哥儿忍不住说:“二叔,天气咋暖还寒,你们还是快去换洗一下,莫要吹了风。”

众人去洗漱之后,因宝玉早早就说了,今天中午给武师傅做送别酒,所以等大家出来之后,演武场正厅里,早就摆好了米酒和小菜。

苒哥儿嗷嗷地说:“二叔,我有好酒,小刀去把我藏起来的酒拿来!”在此提一句,苒哥儿身边四个小厮,名字极其有特色:小刀、小木仓、小棍、小剑……

这熊孩子,不知道是忘了他亲爹还在场,还是因为有二叔在,觉得拿到了免死金牌,大剌剌地暴露了他偷喝酒的事儿。

虽然在宝玉看来,这时候的发酵酒度数都不高,不过苒哥儿毕竟未成年,大脑发育未完全,再加上发酵酒里有不可避免的杂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会喝出毛病来。

所以,苒哥儿眼里的免死金牌,一贯都疼爱他的二叔居然瞪了他一眼,反而是亲爹和琏二叔不以为意地笑笑。

【不过今天是给武师傅送别的,又什么需要教育孩子的,暂且记下,明天再找回来。】

宝玉如是想着,倒是叫苒哥儿以为他已经逃过一劫了。

小刀拿来了酒,这时候苒哥儿又有点心疼了,在座这么多人,二叔还是个千杯不醉的,要是……要是一次性就把自己的酒给喝完了可怎么办?

没等他多心疼一会儿,小刀这个没眼色地,就把桌子上的米酒换了苒哥儿的珍藏。

确实是要更够味一些。

再喝下去,众人微醺,贾珠作为其中最大的,首先便举杯谢过了武师傅,不论是当年他与自己兄弟三人南下扬州的路上一同历险的情谊、还是他这么十多年来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总之,一切尽在杯中。

其次是贾琏,贾琏作为荣国府玉子辈里头,最懒的那一个,当年也是被武师傅练得最惨的,现在想起来,若不是当年有这样一起‘同窗’的情谊,他与二房两兄弟之间的关系未必能如此亲密,这么说来,敬武师傅一杯也是理所当然。

再次是宝玉,宝玉和武师傅之间的渊源就比他两位兄长要深得多了,武师傅亲眼见证一个武学天才的诞生,但是他心宽并且为人有操守,不该说的话从不乱说,这也是宝玉投桃报李,愿意栽培武师傅两个儿子的原因之一。

接着是贾环,贾环刚刚跟着武师傅的时候,是从赵姨娘院子里挪出来的时候,那时候他差点就长歪了,被二哥全方位碾压一遍之后,他记得,是武师傅用蒲扇大的巴掌,拍了拍自己的背,说“要像个爷们”。武师傅从前教的三位兄长都是嫡出,自己是庶出,但是好像在他看来,只有天分高于天分低的差别,除了二哥,大哥哥和琏二哥被武师傅用棍子点来点去的时候多了!

之后便是草字头的小一辈。

一轮敬完之后,武师傅已经面红耳赤了,酒不醉人人自醉,他当初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来做了这份差事,后来……险些因为这份差事招来祸事,他也没动摇本心。现在要走,武师傅也是舍不得的。

【只可惜,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荣国府的少爷、小少爷们都是好的,但是自己如今也得为入朝为官的大儿子考虑。】

武三师傅有些愧疚,端起酒杯,与宝二爷碰了一杯。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