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文是通过比喻寓意事理。用”牝马”来比喻大地,如雌马那样繁衍顺承。用”括囊,无咎无誉”,形容大地囊括万物,即包罗万象之意,并且没有害咎也不求赞誉的默默奉献的道理。“履霜坚冰至”是大地上的物象,由此得到启发,即踏着薄霜,预知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来到了。这也是讲述了一个见微知著的道理,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预示。由”直,方,大”,”或从王事”,”龙战于野”来论说或比喻大地正是君子用武之地。
《周易》作者为君子讲述这些道理,是通过对大地的阐述,以启迪君子应明白的道理。
大地应是君子的用武之地,又启发“君子”效法学地的品质精神。即”君子”应有一种涵养,韬光养晦,不追求名誉,既没有过失,也就不会祸及殃身。以牝马柔顺之美,来启迪“君子”做事谦和,才能达到成功的境地。
《周易》作者是寄希望君子们肩负重任,”君子”在修为上拥有博大的胸襟与品德,才能像大地那样承载万物的道理。这依然是《周易》作者运用比喻寓说的道理。
正如《易传·大象》通过本篇所阐发的”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一句话概括了《周易》第二篇文章讲述的思想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