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科幻悬疑>周易哲学解读>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十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十六)(1 / 2)

16

那么,为何儒家特强调“道德治国”的政治学说呢?这应从历史文化背景去认识。正如黑格尔指出:“哲学作为时代的思想:……由此可以推知哲学与它的时代是不可分的。所以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同样,个人作为时代的产儿,更不是站在他的时代以外,他只在他自己的特殊形式下表现这个时代的实质——这也就是他自己的本质。”(《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德]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印刷第57页)

所以,古希腊的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都与各自的时代分不开。希腊哲学的时代精神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时代精神是不同的,故两地的哲学家们的思维方式与哲学精神内涵是不相同的。

那么,中国古代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呢?即是什么样的历史特性呢?

我们依丸山真男的《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一书中真对“中国历史的停滞与儒学”所引用黑格尔的话以及自己以一段论述,做为以上问题的回答: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绪论》中对中华帝国的特性作了如下的阐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