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询问的人也是一脸认同,附和道:“这青菜确实美味,同我之前吃得也不一样,细嚼还有些许甜味。”
坐在正中央最上首的文帝,显然被这两人浮夸的称赞吸引了,于是问道:“两位爱卿都觉得这青菜好吃?”
文帝不太信,谁没吃过青菜,这两老头儿至于吗?
遂,自己也夹起放置在桌席边缘,被冷落了许久的青菜。
殿中众人受到影响,皆开始尝那备受好评的小青菜。
“嘶!”
“虽算不上八珍玉食,但这……可比普通的青菜好吃多了!”
“我道这席上怎会有这清淡小菜呢,原是深藏不露啊,是我固有思想了。”
“不错啊!”
一声声赞扬此起彼伏,甚至有人开始询问负责宫宴事宜的内侍监,青菜从何处采购的。
嘉宁心中替哥哥感到高兴。
她转头去看斜后方沈家坐席处的大哥,大哥此时还不明所以呢。
内侍监被几位大人一同询问,礼貌微笑道:“这是三皇子带进宫的,奴婢也不知何处买的。”
“哦?”文帝赞许地看向三儿子,“我儿有心了,既然大家都觉得好,你便告知大家在何处采购吧。”
文子端望向位于上首的文帝,泰然自若地回道:“父皇,这青菜并非采购,而是我从沈侍郎家中所拿。”
沈侍郎?
那沈侍郎又是从何处采买的?
早有传言说,沈家巴结人都用“不值钱”的青菜,原来是真的。
还送这么多!
沈随刚吃完一口鲜嫩牛肉,发觉周围虎视眈眈的目光,差点没噎着。
“父皇,此青菜乃沈家大郎所种,儿臣尝过一次后觉得不错,便想分享给大家,”文子端清冷的声音继续说道,“只不过沈家的青菜,都已在殿上,想买是没有了。”
自己种?
这大殿之上,谁家儿郎能自己种菜?别说种了,恐怕连菜的种类都傻傻分不清。
文帝年少时也是吃过不少苦,对待沈家这般务实的人家,心生不少好感,又感到好奇,“沈家大郎今日可来了?站起来让朕瞧瞧。”
沈径云被沈随推了推,后知后觉地起身,“小民沈径云,参见陛下。”
“免礼,”文帝道,“你这青菜如何种的这么好?”
说到这么种青菜,没人比他更了解了,沈径云滔滔不绝道——
“回陛下的话,小民从幼时起,就喜欢钻研此道,种菜的选地非常重要,它对土壤的要求非常高。播种时也需注意许多,施肥与光照的要求也是缺一不可,如果在冬季,最好要铺盖一层——”
“好了,”见他没有停下的意思,文帝打断,又问,“你如今可还在种?”
“小民日日如此,不曾懈怠。”
文帝看向他的神色愈发满意,即便是父亲已经入朝为官,依旧不忘初心,风吹日晒也不曾改变,仅这点,就是殿内许多大臣家眷所不能及。
若做事都有这份淳朴坚毅的决心,做什么都能事半功倍啊。
“你有此能力和决心,朕深感欣慰,沈爱卿教出了个好儿子,”文帝百感交集,“朕赏你良田千亩,每月享你父亲同等俸禄,但你每次丰收要上交六成青菜,你可愿意?”
沈径云忧虑,“小民一人之力,怕是不可能完成。”
“朕封你为五品尚农,你要多少人,朕给你多少人。”
“小民谢陛下,小民愿意。”
“从今日起,你就不是小民了,也是领俸禄的官员。”
到此,沈径云今日的高光时刻,结束。
宴会也回到了正常的流程。
嘉宁扯扯文子端袖子,忍不住轻声发问:“我就问一句话,尚农是什么官?我好像没听过。”
“从前也无此官,听听即可。”子端道。
“哦,”但这也表示了陛下对大哥的褒奖呀,嘉宁还是很高兴,“那也很了不起。”
见她脸上两个小小的梨涡彰显着心中雀跃,文子端也隐隐触动,垂眸勾起一抹笑意。
“殿下,谢谢你!”嘉宁真心地说道,“往后我大哥拿青菜送人,想是不会再受嘲讽了。”
“你今日谢孤两次了。”子端都习惯了,面上显不出什么情绪,“是你大兄争气,孤没做什么。”
“殿下做得很多,”嘉宁继续输出,“若是早知殿下拿那么多菜,是为了今日,最后那两颗也就一并给了。”
文子端没开口,只听嘉宁继续道——
“殿下,我真的不是小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