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嫔妃传》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演员进行沉浸式培训,真正进行拍摄却十分快,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大致剧情就已经拍完了,只剩下某些演员的特写镜头、一些后期剧本修改后的新剧情和现场没能收到声音的部分需要演员再补一下。
于是所有经历了整整三个月角色沉浸体验的演员们,包括群演们,都被剧组用四辆大巴车给运到了已经包下来的酒店——提前三个月就预约好了的心理医生早已经就位,准备给这群演员们好好疏导一下心理问题了。
其中最受心理医生们关注的大概就是第一次演戏就担任主演的贵妃胭脂。
小胭脂以前没演过戏,一上来就被导演这么沉浸式体验了一把,明明她的戏份结束得不算晚,但还是从角色里走不出来,整个人感觉都不记得自己的真名叫什么了,导演叫她真名,她要过个十秒钟才反应过来,倒是叫她“胭脂”,她立刻就会答应。
这不是好事,而且非常危险,所以胭脂就被第一个推出来接受了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师沈姐熟门熟路进了胭脂的房间,她先看了一眼整个房间在胭脂入住之后的布局——嗯,很好,没有明显的古代氛围,这姑娘还知道自己是个现代人。
然后看了眼浴室、卫生间、电视机、空调的使用情况——嗯,很好,都用了,这姑娘没有丧为现代人应有的技能。
再让这姑娘坐下来,陪着姑娘聊了聊小时候的回忆,聊了聊父母,聊了聊同学老师,聊了聊自己的前男友,聊了聊她本人的真实生活——嗯,很好,这姑娘都记得,也知道自己是谁,那问题就不严重了。
最后,给胭脂姑娘留下了一个治疗方案——
“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胭脂姑娘很艰难地辨认着医生的字迹,拉着医生逐字逐句地念。
“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下载dobi网。”胭脂姑娘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按照医生的要求掏出自己的平板电脑,d站她本来就下了,不需要再下一遍。
“点开d站app,选择直播间——米米的作业直播间?!”胭脂姑娘的声音立刻就不对了。
“那不就是看米米做作业吗?!”胭脂姑娘难以置信。
米米是秦家娱乐公司目前唯一的艺人,众所周知,这三头身的小丫头和公司签的合同一直到十八岁,在这段时间里,这姑娘唯一能接到的业务就是每天在d站直播一小时写作业。
医生看着胭脂摇摇头,然后从门外拿了几本大红大紫的书重重放在了胭脂同样放着平板的桌上。
“不是看米米做作业,而是和米米一起做作业。”医生笑容灿烂,桌上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每日一练》、《黄冈模拟卷》熠熠生辉。
“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当代青年来讲,最令他们印象深刻、痛不欲生、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除了初恋,就是高考。”医生看着胭脂那瞪大了的眼睛,不知道是在瞎掰还是在胡说。
“我们公司实在没有条件给你找个男朋友让你体验初恋的感觉,所以将就一下,就体验体验高考吧。”
胭脂:其实我也不是很想体验……
胭脂:我觉得我已经好了我不用了!
胭脂:求求你了放过我吧我要回去上课了!
医生临走之前还不忘插刀:“一周后我们来考试,语文数学两门课满分一百分,超过六十分你就算治愈了哟,加油和米米一起学习吧!”
留下欲哭无泪、当年高考堪堪考到及格分、现在早就忘得一干二净的胭脂小美眉。
整个剧组加上群演,参演人数超过一百人,经过心理医生第一轮筛选,放走了六十二个,留下四十多个——
“还好都是程度很轻的,就给他们开了个《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和《黄冈卷》,做个一个星期基本就可以出院了。”
……你们这个游戏那么优秀的吗?居然还可以做题治病了?
快拍下来给苟一点看,我俩可千万不能在这个游戏里生病!
这是后期得知具体治疗心理疾病方案的秦可当时的内心独白_(:3」∠)_
另一边,正在烦恼后期剪辑,要怎么才从一堆神仙片段里筛选出更神仙片段的陈光光导演,在剪辑室的门口迎来了来自纪检组的小纪的警告——
“陈导,按照现在这个经费使用情况,哪怕再加上后期宣传,可能都完不成秦总交代的任务啊!”
陈导摸了摸自己光滑的头皮,一时间愁眉苦脸。
“纪检组”,是公司里的大家对于公司里新成立的这个部门的笑称,这个部门的全称名字非常长——
经费使用监督与检查部。
这个部门,是秦总在《后宫嫔妃传》拍摄过程中灵机一动捣鼓出来的产物。
据陈相小助理透露,秦总的灵感来源于当时她和苟总在b站一边吃火锅一边看《创业计划》重播时候的一条弹幕。
《创业计划》的首播被央视给买了,网络播放权则被b站斥巨资购买,当时b站为了能够增加点击率,确保哪怕看过的观众也愿意来b站看这档节目,特地又多花了一笔钱,问节目组还买了一堆经过李玖玖筛选过后可以放出来的花絮。
那段花絮发生在火锅超市诞生之前,就是秦总当时探班节目组、为四位嘉宾出谋划策、叫停他们的扩张店面计划,改成开火锅超市那会儿的事情。
当时秦总之所以叫停了扩店计划,是担心这家火锅店在当地已经很火了,再扩张那每天的盈利会更多,所以绞尽脑汁把这个稳赚的方案改成了一个她认为注定亏损的买卖,开火锅超市!
然而事实上,当这一段花絮播出的时候,对于秦总叫停扩店这件事情,不少创业投资人和爱好者都纷纷表示了认同和点赞——
“秦总这个做法是完全正确的。这叫做饥饿营销,诚然,一旦扩张了店面,同一时间段能接待的食客人数是增加了,但食客们对于大清火锅店的高档、难约的滤镜就会被打破。”
“这样反而不利于大清火锅店的食客阶层定位和后期发展——一家随时随地都能约到的餐厅,人们会吝啬在它身上花的时间和金钱,但一家超级难约的餐厅,每一个预约到的食客都会想着,这么难约,我进来一定要一次性把所有经典的菜都吃一遍!如同一辈子只能吃到一回一样!”
“相反,火锅超市就是另一种思路!”
“用大清火锅店争抢当地高端餐饮市场,用火锅超市,让低配版打入家家户户,成为当地家庭的桌上美食——这就跟你买护肤品的时候听到的高端货和平替货一样啊姐妹!”
“你越用平替,感受到平替的好,你就越想要攒钱试试高端。”
“你越想要试高端,越好奇,你就越想着其实买个平替也差不多。”
“这就是恶性循环,呸,这就是互利互惠!”
秦总看到这堆弹幕飘过的时候整个人简直要昏过去了,她真的没想那么多!她真的只是想要多花点钱而已!求求弹幕可怜可怜她,不要再下单买什么平替了!更不要把尝一次高端罗列进“去澳洲旅游不得不做的十件小事”上面!
她不配!
她真的不配啊大头撞墙!
而除了对秦总的提议点赞之外,还有一部分人的目光则盯住了前面那段四位嘉宾和秦总汇报这次录制综艺外加开店一共花了多少钱这件事情上,当然,他们不会像秦总那样,觉得这群人花钱花得太少了,相反,看综艺节目的观众们一致认为——
“卧槽也太贵了吧?!居然好几个亿唉!”
“这个价格不合理吧,我有个亲戚在当地开店,启动资金只要几百万啊,上千万就已经能开一个很好的店了,这四只是不是和房东讲价还有购买原材料的时候被当地人坑了啊?”
“哪怕被坑了也花不了这么多钱吧?我严重怀疑节目组里有人在中饱私囊!秦总秦家娱乐,好好查查账!”
“其实也不一定啊,别忘了大清火锅店主打的高层次消费,既然你要高层次消费,那么投入的资本,从装修到店铺选择到原料采购,肯定也都是最顶级的啊,你开个普通火锅店只要一点点钱,开个最高档的火锅店要好多好多钱,这逻辑本身就是对的啊!”
“但还是觉得太贵了,上亿也就算了,上了好几个亿,这个亿也太好上了吧?”
“亿是谁?为什么要上亿?[滑稽]”
而就在所有人都在开玩笑侃大山的时候,秦总看到了一条红色的弹幕快速划过——她飞快地双击按下了暂停键,看清了这条弹幕的内容——
“秦总委派的监制是不干活的吗?这种花钱的事情不是应该监制在那里把控吗?预算一共有多少,然后这笔钱花得值不值,以及要怎么花才能最经济实惠合理之类的?”
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