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仙侠修真>这里是封神,励精图治有什么用>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商说书人,齐聚东鲁(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商说书人,齐聚东鲁(2/2)(1 / 2)

朝歌。

九间殿。

文武群臣站定,百官垂首立足,殿内气氛紧张。

殿前站着一位暗网的暗线,正在禀报东鲁的情报。

“姜恒楚在昆吾境内陈兵三十万,自立鲁国,昭告天下……”

“言……大王若执意废除分封,置郡县,坏了国之根本。只能不顾君臣之恩,起兵反商,守护成汤千年之祖制。”

“还说闻太师紊乱朝政,蛊惑人王,乃作恶多端的奸佞老贼……请大王诛杀闻太师,以清君侧。”

子受……

文武百官嘶……

不愧是国丈大人,连老太师都敢骂,不怕被打死吗?

但,他们没有开口。

因为九间殿外跪着一妃子,不是旁人,正是中宫王后姜文瑛。

自从王后得知父亲姜恒楚反商,她便跪在了殿前,恳求大王治罪。

谁知……这时,站在百官身后的恶来,呆头呆脑,张大了嘴,忍不住脱口道

“……这老头胆大啊,他还活着吗?”

他话音刚刚落下,就发现嘴被一只大手捂住了,然后听到父亲飞廉的声音响起

“呵呵,呵呵,对不住,他说的是我……我还活着!”

“你这个孽子!”

飞廉一拳头砸的恶来脑冒金星,只见王后幽怨的眼神望了过来。

飞廉顿时哈哈尬笑,尴尬无语。

哎……

子受叹息一声,对这两个货色,真是无力吐槽。

如果子受没记错,这两位秦朝先祖,也有巫族血脉,只不过至今尚未显露出来。

不知是尚未觉醒,还是刻意隐匿……

原本,子受对二人并不在意。

但……

自从子受知道,封神之中,有一只堪比天道圣人的黑手,在地府之中,拨弄封神。

他就开始心生警惕,对二人有了格外关注。

若非商容的司神监没有人手,子受已经将他们扔去统帅大商五十万工匠,成为包工头去了。

其实……

子受自己也想问,他这位老丈人还活着吗?

闻太师入朝至今,还未被人如此羞辱,难道能忍住?

子受目光看了下去,却听暗线继续禀告说

“启禀大王,闻太师初至东鲁时,姜恒楚大摆酒席与闻太师叙旧,足足宴请了七天七夜,东鲁举城欢庆……”

“闻太师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拖到了最后一日才说废除分封之事,当时姜恒楚便破口大骂,太师叹息而走……”

暗线话音落下,文武百官哑口无言。

原来如此……

老太师这是吃人嘴软了。

不愧是国丈啊,姜还是老的辣。

不过,文武百官还是无人开口,集体噤声,不敢发表言论。

毕竟这是国丈……谁也不知大王是什么心思。

“大王……王后还在殿外跪着呢。”

商容犹豫片刻,还是走出来,躬身禀告。

子受目光看了眼跪在门外的姜文瑛,静静道

“让她跪着吧。”

“跪着她会心安一些,不至于在中宫胆颤心惊,不知所措。”

商容闻言,恍然大悟,不再多言。

这时,暗线汇报完毕,最后说道

“大王,据暗网情报……闻太师到东鲁之前,姜桓楚曾见了几位西方口音的访客,疑似鬼方氏族人。”

子受闻言,目光看向人间堪舆图,落到了东鲁大地。

东鲁。

姜桓楚封地。

当初武丁克鬼方,将这个大商最大敌对民族,赶出了九州境内,赶到了西岐以西的河西之地,祁连山下。

若不出意外。

这便是未来数千年,华夏最大的敌人。

匈奴。

当初那一战,立功最大者便是鬼方族中的一位王族。

他临阵倒戈,臣服武丁,和武丁里应外合,将鬼方一举击败。

此后,武丁封其为鬼侯,后改名九侯。

武丁迁都淇水之后,重新分封天下,封其为东伯侯,改姓为姜,封地东鲁。

这就是东伯侯氏族的来历。

东鲁在东夷和大商之间,占据古九州之中青州、兖州和徐州的一部分,以昆吾、琅琊为界。

此时。

黄飞虎的九州军团,应该已经到了三州之地,正在和姜桓楚对峙。

子受看着跪在烈日之下的姜文瑛,眼神平静,却让人不敢直视。

他静静开口说道

“先是有崇氏,昆吾氏,散宜氏,现在又来个鬼方氏……”

“这些上古遗族,还以为现在是部落联盟吗?”

文武百官正襟危站,不敢言语。

上古遗族。

自上古传承至今,盘根错节,大部分都像苏护一样,改名换姓,隐匿着上古的身份。

说不准。

身边就有几位。

子受话音落下,站起身来,他感受着东鲁方向的大商国运,此时已飘摇不定,摇摇欲坠。

人间一旦战争起。

无论输赢。

大战之地,必定气运崩塌。

只怕,阐教之人,早已经在东鲁等候多时了。

他看向天外天,嘴角不由微微上浮,露出一丝冷笑。

“老古董们,真以为孤拉出去军队,就是为了打仗吗?”

“你们只怕没听说过战略威慑。”

“想要裂土分疆,扩张版图,可不一定要狼烟四起,让你们躲在背后阴谋算计。”

子受呵呵一笑,眼中闪过一抹耐人寻味的眼神,他负手而立,开口说道

“商容拟旨。”

商容赶紧上前,殿前官捧纸抬案而来。

只听子受开口说道

“即日起,令东鲁境内所有暗网暗线,全力配合大商说书人,将分封之不公,郡县之先进,传于东鲁境内。”

“告诉他们。”

“我大商境内,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饱暖,无处不均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