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路军打败湘军吴坤修、田兴恕部后,在白霓桥、通山留下少量兵力,继续向武昌方向进军。冯桂芳兵分两路,主力向汀泗桥镇、咸宁方向进军,右翼向金牛镇方向进军。
汀泗桥镇以汀泗河为界,河西属蒲圻县,河东属咸宁县。汀泗桥镇是咸宁的南大门,也是通往武昌的必经要隘。镇东是一片山势陡峭、起伏连绵的山峦,最高峰名叫塔脑山。
汀泗河蜿转曲折,自西南向北斜穿汀泗桥镇,沿山岗西脚流过。汀泗河上有一座石桥,始建于南宋,名叫汀泗桥。
实际上,汀泗桥镇取名于汀泗桥。平时,汀泗桥南面和西面环水,西北端是不能通过的湖沼,东南端有许多便于防御的独立高地,东面有崇山峻岭可为依托。
这是是一处不可折不扣的要隘,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1921年,国内军阀混战。吴佩孚据守汀泗桥,赵恒惕率湘军数万进攻数日未破,受创败退。吴佩孚因此威名大震,占据湖北。
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叶挺率领北伐军独立团官兵,不怕牺牲,英勇夺下汀泗桥,为国民革命军夺取武汉创造了有利条件。
汀泗桥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本来就是一处天险。复兴军赶来时,碰巧前些天接连大雨,汀泗桥镇一片。湘军在汀泗桥、镇东山峦上布置下重兵,试图阻挡复兴军通过汀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