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贞在青州连了两任,第六年底进京述职。
现在的小锅已经十三岁了。
去年八月的时候,参加了乡试。
虽说参加乡试这事并未与秦贞商量过,但是秦贞与沈君月琢磨着,这小子怕是要下场。
说真的,十二岁的年纪,成与不成也就是那样了。
可根据他院试头名的成绩,还有秦贞后来拿到手的县试、府试、院试的卷子,秦贞又觉得,孩子有必胜的把握。
于是,在乡试那段时间,一家人情绪多少有点紧张。
到了九月底秦贞终于从邸报里得到了成绩单。
小锅同学依旧没让任何人失望,妥妥的乡试头名。
十二岁的举人,在朝中轰动一时。
秦家的门槛也是差点被人给踏破了,总有人问小锅同学订亲了没。
甚至有人向沈君月请教,怎么教的孩子呀?
沈君月差点就哭了,她也想知道,秦贞和孩子们的脑袋是怎么长的。
她原先一直觉得自己记忆不错,背书还行,鬼知道生了小锅之后,古文都读不明白了,生了老二、老三之后,经常忘这个忘那个。
差点以为得了老年痴呆,就现在来说,老二都把启蒙的几本书背完了,而她先前背的两本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果然这种事情得自小打底子。
人来多了,秦贞只得老实回答订了兵部尚书的外孙女。
田家那边行动也快,因为秦贞不在京。
小锅进京之后,田家索性给他办了接风酒,算是宣示主权。
田大人还特意告诉小锅,接下来的时间每天要考他的功课。
乃至于,小锅从宫里上完课,先去田家给田大人过目功课,再顺便蹭个饭。
这事到秦贞一家进京,足足持续了一年时间。
这一年时间,小锅吃的穿的,都由田家包了,东哥儿忍不住吐槽道:“田家现在生怕这个女婿飞了。”
可能是因为自小习武的原因。
小锅同学不止比同龄人长得高,还显得挺壮实。
站在秦贞旁边一点也不逊色。
甚至让秦贞想起了,自己刚穿越过来时的那段时光。
虽说小锅没他那时候胖,但的确是看起来挺宽拓。
虾米走的时候还不会说话,记忆力还是一片混沌。
这会儿看着个头比秦贞矮了那么一丢丢的大哥,一时间即好奇又害怕。
芒果更不用说了,自打出生就没见过小锅。
两兄妹均瞪着大眼,小心翼翼地看着小锅。
秦贞揉了揉两人的脑袋,笑道:“怎么了这是,这一路上不是都念叨着大哥吗?怎么这会儿见面了,都成小哑巴了?”
秦贞说完示意小锅先与弟弟妹妹们打招呼。
小锅正处于变声期,望着一个跟哈巴狗大小,一个跟凳子大小的小毛头,一开口喊了“虾米、芒果”。
声音嗡嗡的,吓得芒果抖了抖,直往秦贞的身后钻,抱着大腿不肯再出来了。
倒是虾米弱弱道:“大哥,生病了吗?”
说完,也往秦贞靠了靠。
小锅也挺尴尬,他这长相明明在京都挺受欢迎的。
每次宫里有什么宴会啥的,小姑娘个个都往他跟前凑。
尤其是去年中了举人之后,想截他的人更是多了去了。
现在每次去外头吃东西,总有人丛偷给他塞帕子、荷包什么的,怎么到了自家人这儿,就成了凶神恶煞?
小锅吐槽自家弟弟、妹妹,胆子也太小了。
不过脸上还是挂着笑容,由秦贞按着肩稳矮下了身子。
这么与虾米一对视。
虾米双眼一亮,看看秦贞,又看看大哥,小心肝扑通扑通一跳,“大哥长得和爹好像呀。”
简直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秦贞看起来更温柔一些。
小锅有些锋芒毕露。
听了这话,芒果也悄眯眯地探出半只眼睛。
小锅也尽量笑得温和一些,芒果慢露出了一张脸,而后怯怯道:“大哥,抱抱!”
小锅心头一软,伸手便将小丫头抱进了怀里。
虾米也想要抱抱。
秦贞将二儿子给捞了起来。
虾米发现大哥并没有很凶,而且长得又与父亲很像,下意识地就好感倍增。
芒果习惯性地摸人耳朵,小手搭在小锅的脖子上,不自觉地就摸了摸,见小锅没什么反应,她胆子不由就大了起来。
秦贞:“……”
这闺女太毒了,每天晚上睡觉必须摸着耳朵才能睡。
平时抱着也是揪你耳朵。
这会儿碰上小锅的大招风耳,揪得更起劲了。
可别给揪破皮了,还没娶媳妇呢。
≈gt;_≈lt;
虾米和芒果也不是胆子小的孩子。
不一会就和小锅混熟了。
秦贞一回京,就有不少人上门来找他叙旧。
见三个孩子玩了起来,秦贞便将两人交给小锅,自己去了书房。
待从书房出来时,天已经黑了。
沈好文和沈喜文都带着自家孩子过来了。
沈母和沈父自打上次进京,就没再离开过。
这会正和沈君月、阮氏聊天。
秦贞见三个孩子在院里与小七一道玩。
秦贞原以为这些年没见面,小七大概都快忘记他了,结果今日一进门,小七比谁都跑得快。
鹅的生命据说还挺长。
小七现在十岁,比起小锅还要大五六岁。
身后的鹅子、鹅孙们早就一大堆了,可在秦贞面前,还跟个孩子似的。
此刻见秦贞从书房过来,球也不玩了,拍着翅膀就扑了过去。
秦贞将它搂在怀里,笑道:“玩得开心吗?”
小七用大脑袋蹭蹭他的脖子,秦贞瞬间心酸。
早知道,上次走的时候就该把小七也带上……
芒果见她爹抱着一只鹅,想了想道:“二哥?”
虾米:“……”
怎么感觉我才是二哥?
秦贞笑道:“这是七哥。”
芒果、虾米:“??”
秦贞让三人继续在院里玩,去了客厅。
见大家都在,便在沈君月旁边坐了下来。
阮氏道:“我去厨房瞧瞧饭菜好了没。”
沈君月道:“我去吧,您与我娘这些年没见过面了,好好聊聊。”
秦贞和沈父,沈好文、沈喜文一并去了隔壁的花厅。
沈母、阮氏、杨氏和余氏,四人坐在客厅。
沈父问了问秦贞在青州的情况,知道他们在那边过得还挺好,沈君月在那边嫁接的果树,不止产量高了,果子的个头也更大更甜,品质更是没得说。
这两年朝廷正在大力推行。
这几年也与田先生和郭先生一并又出了一本什么关于果树嫁接方面的书籍。
沈父是真没想到,自家闺女还有这能奈,现在出门,都觉得倍有面子,连沈好文和沈喜文两人去翰林院也因为秦贞和沈君月的关系,挺受上峰优待的。
沈父道:“你们这次还走不走?”
“大概会留在京里吧。”
一是因为小锅年纪大了,因为年纪小,去年过了乡试,今年就没让他下场。
再压上几年再说,不过他的亲事肯定得提上日程了。
秦贞和沈君月商量了一下,给他买个小宅子,到时候让他们小夫妻搬出去单过。
以后虾米和芒果都这样。
所以,要想找到可心的宅子,肯定不是两日的事情。
再说了,这几年蒲城发展的更好了。
沈君月打算过段时间去瞧瞧,顺便再在那边置点产业。
几个孩子将来分家,也得好分点。
沈父道:“芒果也分吗?”
秦贞点头,“自然分了,都是自己的孩子,怎么能厚此薄彼。”
他觉得女孩子应该分得更多一点。
秦贞回来的头一天,先进宫谢了恩,述了职。
第二日才与沈家一道吃的饭。
第三日,去的郑王府。
如今的小皇帝已经十四了。
太后和太皇太后、郑王他们商议后,打算十五便成亲。
皇帝一成亲就会亲政。
所以,皇帝的亲事定在明年二月初二。
如今看来,也就是三四个月的事了。
朝中现在分了两波人,一波依旧像先前一样,对郑王礼遇有嘉,而另一部分人则处于观望状态。
秦贞本来是想让郑王帮个忙,自己留在京都的。
岂知,一看到小锅,再从小锅那儿听说,小皇帝现在已经开始批折子了。
虽说郑王在一旁辅佐,可他毕竟是皇帝,就算是上朝也开始慢慢有自己的主意了。
所以,秦贞这次过来,除了给他送礼物之外,一句都没提。
倒是郑王道:“这次是不打算出京了吧?”
秦贞笑道:“是呢,准备留在京里。”
顺便养个老。
郑王扫了一眼与离开十没什么区别的秦贞笑道:“你这要是养老,让我们这些老头子怎么办?”
秦贞道:“舅舅才不老呢。”
男人四十一枝花来着。
郑王道:“老了,老了!”
其实秦贞觉得两人初见时,和现在比起来,郑王也就是胡子多了些。
大概因为近年来操心较多,鬓边已经有了白发,然而,这并不影响美貌好吧。
郑王笑道:“我与圣上商量了一下,光禄寺卿现在正好缺个人,你去了倒是合适。”
秦贞仔细一想,光禄寺卿的职责,好像就是掌管祭享、筵宴、宫廷膳羞这些事的,与他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
郑王道:“确实与你熟悉的东西不沾边,不过这里头都有制度。”
顶多也就三年,到时候会调到别的部门。
至于他想去翰林院的事,也不是不能,只不过到了四品以上的,极少有人在同一个部门待很久的。
秦贞了然。
与郑王道了谢。
郑王笑道:“别谢我,这是圣上主动与我提起的。”
“小锅现在的面子可以比我与老叶大多了,哈哈……”
秦贞:“……”
所以,当年郑王和叶大人推荐小锅进宫当伴读,还真是给他找了个更好的靠山。
秦贞只觉得心头发酸。
郑王拉着他喝了不少的酒,秦贞迷迷糊糊地他道:“我能为你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秦贞到光禄寺上班的第三天,就收到消息。
郑王向圣上与太后递了辞呈,说是要回西疆去。
均被圣上和太后给驳回了。
秦贞回到家时,小锅正在教弟弟、妹妹写字呢。
见秦贞回来,拉着他到了隔壁的茶房,小声道:“爹,你知道郑王请辞的事了吧。”
秦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