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几天的时间过去了, 村里组织妇女去采山货。山上的山货季也有半个月,前面十天采的全部上交给大队委,后面五天那就是归自家的。
后面五天, 还得组织一部分有把子力气的青壮年上山秋猎。这是一年的盛事。
十天的采山货,累的不轻。总算是累完了, 夜晚,玉珍洗澡完毕, 躺在炕上不想动弹, 一点也不想动。
翌日一早, 给自家采山货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去山上采山货, 你可以去也可以不去, 五天的时间都是自由的。
吃完早饭, 给自己洗好衣服, 玉珍就出门了。手里拎着柴刀, 背着背篓, 上山运气不好。刚上山就遇到了钱老大一家, 他家里没有人参加秋猎。
钱小三钱小四规规矩矩的对着玉珍喊,“二婶。”
“哎。”人家晚辈喊她,她也没有迁就他们。即便知道这两个也是个自私的,但人家自私归自私, 却没有做伤害别人的事情。就是与他们的爹娘还有两位兄长总是磕绊不断。
两兄弟精明的很。
看也没有看钱老大一家其余的人, 玉珍见他们与自己的方向一致, 皱着眉头换了一条小道走, 不愿意与他们走在一起。上山的还有不少人,荷花在后面也看到了,大声的喊,“姐, 等等我。”
“哦 。”站在原地等待着荷花。
荷花与身边的弟妹们说,“我找我姐一起,你们要一起就一起来,不愿意就找大部队一起。”
另外妯娌俩都摆手,“不了,你们姐俩一起吧,我们还是跟大部队。”
“行,那我去了。”荷花脚下生风,蹬蹬的跑了上去,山道有坡,不好跑。跑上去的荷花跑的气喘吁吁,一脸的细细密密的汗。
“跑啥,又不赶时间。慢慢的走多好。”玉珍掏出来蓝格子手帕递给荷花擦擦汗。
姐两朝一处偏僻的地方走 ,那边也很少去,平时山货也不多。所以没啥人去。
在偏僻的地方,见到只要是山货就采,一样也不放过。甭管什么,反正都装。背篓里面的麻袋也拎在手上。
玉珍身上还背着自制挎包,里面装的是水与午饭。“姐,过几天小姨家里办喜事,你人去不?”
省城的小姑家里添了孙子,玉珍点头,“肯定要去啊,怎么,你不打算去呀?”
“去,就是不知道这人情咋走,我快烦死了。”金荷花苦恼的说道。
“你生夏明的时候,小姑家里来的多少钱,你到时候去多少就是。难道你还算加点不成?”玉珍好奇的问。
“不是不是,我不是担心小姨家的大儿媳瞧不来我们这些农村亲戚吗?我听说咱那弟媳妇家里可是不简单,人家家里是有大背景的。”荷花对于小姨家的那位大儿媳好奇的不行。
“不至于,去了就知道,真要是那样。以后少往来就是。只要她没有恶意的找麻烦,你就别与人家发生冲突,别让小姑面子上过不去。”
“那不会,我是那样的人吗?不管咋滴,小姨小姨夫多咱都挺好的,也不嫌弃咱这些都是农村人。”荷花知道轻重,点头道。
姐俩埋头做事,突然,玉珍的耳朵动了动,她练习古武有段日子。古武已经小小入门。听到了远处奔腾的声音,方向正好是自己与荷花所在的方向。
皱起眉头,拉着荷花朝另外一边走,就一会儿功夫,已经能看到尘土飞扬,两头很大很大的山猪,狂奔而来,后面还有东西追赶着。
不只是玉珍看到了,荷花也看到了,她吓的拉紧玉珍的手,“姐,咱快跑。”
“来不及了,找棵大树赶紧的爬上去。”玉珍指着一棵大树,示意表妹往上爬。
荷花点点头爬树还不忘记背着背篓嗖嗖的几下就爬了上去,山边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爬树的高手。
玉珍也爬上了树但她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两头大山猪,后面还有一头猛虎,不管咋滴。猛虎不能搞死,但山猪能搞啊,只是手段得隐蔽,不能让荷花看出蹊跷。
咋搞?
两头大山猪,能换来一些工分还能换一些猪肉,光明正大的拥有很多猪肉,以后吃肉明面上也能遮掩一些。
坐在大树粗大树垭之间的两人里距离的不远,荷花屏住呼吸,紧张的盯着下面的奔来的山猪。
玉珍悄悄的用手指对着山猪致命的地方,弹出一个东西 ,使用了暗劲。奔腾的山猪仰面倒在山地上,接着又弹出一个,另外一头也紧跟着无声无息的,连嚎叫的机会都没有,就躺在了地上。随后追来的熊瞎子本来飞奔而来,别看它身躯庞大,但其实很灵活。
只是被一道强大的劲风阻挡着,它无法再往前一步,身上像是被针扎,可它无法说出来,只能被吓的一个劲的往后跑,它害怕,没见到坏家伙,可身上一直在被扎的疼,很疼很疼的。
熊瞎子被吓跑。
地上的两头山猪,已经凉的差不多,玉珍一下子溜了下来。“荷花,快点下来,带了绳子没?”
“带了。”上山的人一般都会带绳子,遇到柴火也会捡着捆好,拖回家。
“下来帮我捆好山猪。”
两姐妹快速的捆好山猪,玉珍说,“荷花,你去喊人来。让他们多来人,快点。”
荷花点头,“你注意安全,我跑下山去。”
“知道。”
其实金荷花脑子里现在还在懵圈,山猪咋死的?她不知道,熊瞎子为啥要害怕的嚎叫逃跑,她也不懂。
脑子懵,但腿脚快,她快速的奔下山,直奔大队委。
玉珍在周围捡了不少的枯枝,还有一些枯的树叶带回去做点火的东西。一个小时不到,呼啦啦来了几十人,都是老爷们儿。
一个个兴奋的不行,还有人兴奋的直搓手,“珍婶子,这山猪咋死的?”
玉珍半真半假的说,“我打的,你信不?”
周围的人都哈哈的笑了起来,都已经知道了,听大队长家的儿媳妇说过,知道是山猪自己倒下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反正不是江玉珍打的。
玉珍摇摇头,背着自己的背篓,提前下山,都不用等到下午再走。女婿跟着秋猎队进山了,家里就她与瑶瑶。
下午,大队委把山猪送去了收购站交任务,今年的任务,好差点就完成了。
队里的公家养猪场那边也有任务猪现在还没有交上去,但这两头太大,一下子抵了大队的好几头任务猪。都高兴着呢。
给玉珍与荷花一人多记了不少工分,还承诺等秋猎队回来就给她们分多少斤肉。
主要是两头山猪太大,贡献也当然是大大的。
回到家里把上午采的山货晒起来,又去河边了一趟,此时河边没人,她用东西叉了十多条大鱼,在码头上处理干净 ,赶紧带回家用盐腌制起来。腌制好用南方的方法再熏熏,能吃到明年天气开始转暖的时候。
家里用这种办法 ,她已经做了几十条大熏鱼,在一间杂物房砌了一个火塘 ,屋梁上挂满了熏鱼,还有零散的腊肉。
都是腌制以后晒干水分,然后再熏制的。
她陆续的弄的这些。
“妈,你没去山上?”放学以后,瑶瑶下班回家,看到堂屋桌子上的饭菜,诧异的问道。
“去了,不过中午以后就回来了。去洗手然后来吃饭。”玉珍拍拍馋嘴想现在就用手拿菜偷吃的姑娘。
瑶瑶嘿嘿笑,进房间放好包包,就赶紧直奔厨房,打水洗手。母女两吃饭时闲聊,“妈,今年承中不回去京都。您说我和承中是不是要给他们家寄点东西过去呀?”
说到这个,玉珍想起来了,闺女结婚时,林家父母是知道的,还寄来了一些新婚礼物。虽然从记忆中知道,林承中的母亲压根就不同意这桩婚事,但那是等到几年后原主才知道的这事。林父倒没有什么,不反对,知道瑶瑶残疾以后也让儿子不要丧了良心,得负上责任。
不得不说林父的为人真是顶呱呱的。
林母是一直都不同意儿子的这桩婚事,不是看瑶瑶受伤残疾才不同意的。也看不起钱家。
她顿了顿 ,“知青回城探亲的名额定下来没有?”
钱瑶瑶摇头,“没,等秋猎以后应该就定下来了吧?不过承中说今年不回去,明年再回去。我觉得今年不回去也好,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呢。他家都是城里人,还不知道他哥哥姐姐们还有我那没见过面的公公婆婆是不是好说话的人 。”
“你们还是今年回去吧,和知青点的知青说说,没法子的,你们结婚了,趁现在没有孩子出行方便能回去探亲就回去。别等到明年万一那时候你怀孕了,肯定回不去。
明年回不去,后年也甭想回去,到时候孩子还小。一年一年的拖,谁知道拖到哪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