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日, 盛京城大雪纷飞。
鹅毛般的雪花洋洋洒洒飘落行人发顶、肩头,十里长街,尽是悲哭。
哭音不绝, 仿佛要流干整个冬天积蓄的眼泪。
此乃运朝的‘丧礼’中的‘哭丧’一环。
运人极重婚、丧,丧礼与婚礼列为同等重要的大事,丧礼之上又有层层严密的等级规制。
池家父子以死报国, 池衍以超一品柱国公的规制下葬,两位池少将军皆追封正二品武耀将军, 与其父葬在鸡鸣山。
【鸡鸣山】也称【将山】,从高祖起, 于国有大功的将军都葬在此。
此为皇恩浩荡, 表彰殊荣,每年都有好多人手捧鲜花前来祭拜,当然, 不愿意葬在将山也可以选择葬进各家祖坟。
池家将门之首,没有属于自己的祖坟。
池家先祖起于微末,漂泊无根。
昔年他指着【鸡鸣山】与高祖道:“咱们脚下这块地,该有一块儿属于‘将种’的墓地, 池家自我起不设祖坟, 祖坟就在此地。
“鸡鸣山, 鸡鸣破晓, 或可称为【将山】, 凡我之子孙, 不分男女,想与祖祖辈辈死后葬在一处,就得凭真本事。
“祖宗凭本事创下基业,子孙就得凭本事赢得君臣颂赞, 百姓爱戴。”
他当日那番话说得豪气如云,高祖为之震撼,特在【将山】划下大块地,道:“你之子孙,必为我赵氏肱骨。”
池家先祖笑而不语,后不喜陛下深陷淫色,又在【将山】,指着墓穴前长青的柏树,定下池家子孙娶妻不纳妾的规矩。
经友人提醒,担心池家往后绝种,额外加了一条:除非四十不孕。
婚丧二事,池先祖安排妥当,亲笔写进池家家训,勉励提醒后人。
这两条家训,前者坚定池家后人咬紧牙关做一代名将的心志,后者杜绝子孙为色所迷、祸起后院的可悲下场。
可谓裨益良多。
自池先祖建功立业打天下,经由一代代人努力才有了如今三百年荣耀披身的世袭将军府。
赵氏皇朝绵延至今,离不开池家一代代的匡扶。
【将山】极大,矗立着一座座鲜血染成的丰碑,每一座有资格竖在这的石碑,背后都有或悲壮或感人的故事。
运朝有过很多位将军,如繁星那样多。
即便繁星璀璨的时代,池氏一门也是其中最亮的星。
【将山】很大、很高、很远,徒步要走一个时辰。
池蘅手捧灵位走在队伍前,白衣缟素,身形消瘦,俊俏明艳的小脸憔悴至极,教人看之心忧。她的悲伤隐忍而刻骨,每一步走得都甚是沉稳。
白幡迎着冷风被吹乱,送葬的人群填满了朱雀大街,不断有人哭,或真心,或假意。
在一片乱糟糟音同调不同的哭声中,有侍者扯着嗓子尽力喊着每个人都能听清的话。
一字,一句,尽是池衍与其子为国立下的汗马功劳。
池大将军戎马半生,单他一人的军功,喊得侍者嗓子冒烟。
此为丧礼中的‘慰英魂’的一环。
更是提醒被他护卫的百姓们,提醒在上的君王,莫要遗忘有功之士,更要优待有功之家。
【将山】路遥,送丧的礼仪有条不紊地进行。
赵潜听着侍者喊出口的一句句,忽生感怀。
人,果然是死了才值得被纪念。
池衍死了,他眼中的刺没了,回顾两人少年时结伴同游,再到后来池沈二人扶助他登位的那些年,赵潜后知后觉地发现,他与池衍其实也有过几年君臣相得的时光。
他那样信他,那样礼敬他。
可池衍呢?
池衍十八年前就背弃了他为臣的忠义!
帝星!
天降帝星于池家,他养着池蘅,暗地里不知做了多少谋逆之事!
赵潜气得胡须发颤:果然池衍还是死了好。
死了,帝星失去助力,无异于拔了牙的老虎,他当下奈何不了池蘅,可他不会让她好过。
他会优待有功之臣的家眷,会将池蘅当做手里的刀。
他不说,【龙门】不说,不会有人知道世间真有第二颗紫微星。
待到刀锋刺眼之前,伸手折了那刀!
神不知鬼不觉,死在战场,或许是这颗帝星最好的归宿。
山路迢迢。
清和在琴瑟的搀扶下徒步登山。
池夫人眼目怆然地看着那座山,没人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但大将军和少将军一死,池家只剩下孤儿寡母,到底是没人了。
好在大将军的余泽够他们用。
更好在,池家还有一门令人艳羡的好姻亲。
主持丧事这件事上,众人可算亲眼目睹了池沈二家关系有多好。
柱国大将军故去之前两家兴许还避讳,柱国大将军一去,陛下再不会对池家下手,再多的恩怨都会随着时光消去。
沈家仗义,不再顾忌地将池家纳入羽翼之下庇护,这点,连陛下都不好说什么。
有镇国大将军作为岳丈,池矜鲤往后的日子不说前途似锦,那也
是顺风顺水。
池家唯一的独苗苗,这可金贵多了。
“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