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耳冷哼一声,说道:“不过就是一些假把式而已,若是真的有什么雄才大略,那“汴梁”怎么会出事呢?”
曾强心中一笑,这赵耳还真是记仇,这么久了,还是没有办法释怀呀。
不过,想来也是。
若是自己和赵耳是同样的处境,怕是更加会无法释怀!
不过,自己和赵耳却是不同,若是有人敢这么样阴自己,自己定然不会放过这人!
而不是在口头上碎碎念,这赵耳还是年轻,有的时候有些分不清楚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
这么多年的清净道,真是有些白修了的意思。
元国可汗哈哈一笑,说道:“不知道官家的身体怎么样了?今日还有不舒服吗?”
元国可汗这话说得其实是好意,但是听到赵耳的耳朵里面,却是变了味道。
赵耳冷哼一声,说道:“自然是好多了,不劳大汗惦记。”
元国可汗吃了一个软钉子, 便不再与赵耳说话。
半晌过后,众人皆是坐好。
“叮”,一声脆响。
河渠上游,一名诗书气质的宫女将编钟敲响。
宫女声音也是极其的清脆,朗声说道:“曲水流觞,正式开始,若是这酒杯停在哪位公子和小姐的面洽,那么这位公子或是小姐就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这看法却是要契合“何为正道”。”
众人皆是微微一笑,便有陆陆续续的宫女将精美的菜肴和酒杯放在河渠之中。
第一杯酒顺流而下,缓缓在河渠之中流动,不多时,便停在了李天策的面前。
李天策佯作吃惊,将酒杯拿了起来,哈哈一笑,朗声说道:“各位,真是巧了,那么朕今日就先行献丑了!”
众人好整以暇的看向李天策,李天策将酒杯举起,一饮而尽,说道:“何为正道?!正道乃是人间大道,若是对于君王来说,这正道就是爱护子民,若是对于臣民来说,这正道就是忠心国家。”
李天策说罢,便有唐国的臣子拍手叫好,李天策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的得意,说道:“献丑了。”
曾强心中一笑,这李天策坐在第一个曲水流觞的拐角之处,自然是会第一个发表看法。
李天策作为东道主,想要第一个发言,也是无可厚非的。
李天策将酒杯放回,便有上游的宫女放下了第二个酒杯,第二个酒杯在众人的面前缓缓的停在了明国使臣的面前。
明国使臣一愣,将酒杯拿起,将酒水一饮而尽,说道:“那么在下就顺着圣上的话,接着说下去吧,所谓正道,就是忠君爱国,为国家为社稷为君王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在下心中的正道。”
众人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
宫女开始将酒杯陆陆续续放下,便有第三位、第四位发表自己的看法。
就在众人开始畅所欲言之际,酒杯缓缓的到了赵耳的面前。
赵耳将酒杯拿起,却是看向了李天策,说道:“对于正道,朕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只是不知道在这个场景之下,该说不该说?”
李天策微微皱眉,这赵耳难道一辈子都要揪着“汴梁”的事情吗?
可是曲水流觞的吴国论道,本就是让众人畅所欲言的,因此自己也没有理由阻止赵耳。
李天策只好一笑,说道:“官家想要说什么,不妨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