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因为提出和亲,陛下就算想发飙也没理由。
然而让陛下把心爱的女人送出去,自然是找死的行为,谁也不敢求情,这是两个性质的事情。
怪只怪李光粥太作死了。
刘渊这时候是不会犯蠢的。
他甚至在想,若是武皇一怒之下,将李光粥斩首示众,他也乐意看到,到时候逼宫,又多了一条乱杀言官的昏君罪状。
“武皇陛下,微臣有事要说!”这时候一个官员站了出来。
说吧,什么事?”武皇坐在椅子上问道,但他的语气冰冷,显然是不待见这个官员,甚至有些厌恶他。
不管是刘渊还是这些臣子,其实都是一丘之壑,一旦涉及到个人利益,他们比任何人都贪婪,这个官员,与李光粥一样,暗中没少拜访了四王爷。
自以为掩藏的很好,殊不知早就进入了东厂的监察名单。
而这个时候站出来,估计也是为了‘利益’二字。
“回陛下,李光粥的确该重罚,但他那个和亲的提议,也是没有法子的法子,还望陛下考虑,臣愿意做使者,前去和亲。”这名官员沉声道。
“我也愿意做使者!“
“我也愿意,为了大蜀冒此风险!”
很多官员纷纷进言,表现的十分英勇,似乎为了大蜀悍不畏死。
其实不然,曾强心里跟明镜似的,完全知晓他们心里的想法。
他们之所以争先恐后,不是因为有本事让氐族臣服,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之后的利益,他们看到的将来,是曾强退位之后!
到那时候,跟氐族的交涉,势必牵扯重大利益,能做这个使者,估计会有很大的油水。
当然,这些大臣一个个心怀鬼胎,同样是在逼迫武皇,让他陷入两难之中,然后在犹豫中出错,等一切无法挽回,就直接进行逼宫,然后到时候武皇下台,以刘渊为首的官僚集团,会忍痛给予氐族巨大好处,来安抚氐族,完美解决这件事情。
最重要的是,在刘渊他们看来,武皇根本无计可施,必定会根据他们安排的路子进行,如果不遵循,选择坐以待毙,那么一切就更简单了。
然而这个时候,曾强却是笑着说道:“不用,不需要和亲,朕随便派一个人过去,与氐族做一桩买卖,他不仅不会再给我们添乱,还会对朕感恩戴德。”
曾强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大眼瞪小眼,不明所以。
他们不知道曾强到底想干什么,但明显感觉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且不说氐族这次背后有大唐的暗中授意,就单说这件事本身,根本不可能办到。
还大言不惭说什么让氐族感恩戴德,是在做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