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车窗向前看去,就在谷口前站着一个人,满面春风,笑容可掬,不是农夫还有谁?
阿祖心中疑惑,农夫在东洋前线可是最忙的人,也是抗击东洋鬼子的关键人物与总指挥,怎么今天居然有空叫自己来这儿散心?
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走上前去,还没有来得及发问,农夫早道:“进去再说吧。”
阿祖就跟着农夫走入谷内,眼前顿时一亮。
原来,在本世界初到三四十年代华国经济膨胀的时候,各地都疯狂大搞基本建设,这里就是一个巨大的采石场,本来里面是一座大山,但是除了谷口那低矮的一点屏障外,其余的都被开平了,甚至还有两个巨大的深坑,现在灌满了水,碧绿碧绿的,这里风也吹不到,水平如镜,周围藤蔓树木丛生,静谧的湖水映照着蓝天白云,很有诗情画意。
但是让阿祖眼睛眼睛发亮的却不是湖水,而是绿树掩映中拔地而起的两个巨大的蜂巢式建筑。
这种蜂巢式结构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流行的新型建筑,特点是空间安排合理,容量大,空间浪费小,自重轻,构件化,对地基处理的要求低,强度高,可以抵抗九级地震,一般一千个单元的建筑半个月就可以完工。里面的网水电煤气等等设施也都是标准化的,很容易接通而投入使用,最初曾经被用于大地震后的灾民安置,这个废弃的石矿上不知何时矗立起这么两幢新型建筑,掩映在复垦后石矿基地上的青山绿树丛中,环境还是比较优雅。
还没有等阿祖开口,农夫便得意地道:“你看这里怎么样?”
阿祖一愣:“还可以啊,怎么,你打算买下来做度假村?”
这里离杭州两三百公里,环境优雅,做度假村确实不错。
农夫与阿娇你看我,我看你,好一会,忍不住大笑起来。
阿祖有点诧异:“你们笑什么?”
农夫带着阿祖走进一个蜂巢单元,打开门,原来里面是一个小巧的居民单元,水电煤卫之类一概齐全,有点像单元宿舍。农夫这才问道:“这个地方归你了。”
“归我了,什么意思?”阿祖瞪大着眼睛不解。
阿娇吃吃笑着:“让你追女朋友啊,这个地方可是我发现的,你可要好好谢谢我!”
搞了好半天,阿祖才明白,原来这个地方是专门为安置救助站的闲散人员而建的,因为农夫与阿娇看到阿祖与阿玫进展缓慢,就决定推他们一把,这个主意是阿娇出的,地点也是阿娇找到的,目的就是推阿祖与阿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