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酒宴(2 / 2)

正欲起身,却被徐元直一下子握住手腕:

“不可冲动。”他小声说道。

时玉冷笑一声,一字一字地说道:

“我收回昨日与先生说的话。”她掰开徐元直的手,“今日就是死,这个名声我也要了。”

众人还都在笑着,就瞧见时玉一身酒气,晃晃悠悠地走到中间,对着曹操拱手道:

“丞相,时玉虽不会作诗,但非常擅长背诗。”她直起身子,“丞相今日既然好兴致,不若让在下为众位将领背一首诗吧。”

听罢,又是一阵哄堂大笑。这次,就连曹操都不禁笑出声来:

“敢问姑娘是想背何人的诗啊?”

时玉抬眼:“自然是我哥哥的诗。”

曹操脸上的笑意敛去了一些,但他依旧说道:“好,就依姑娘。”

听罢,时玉就晃着脑袋开始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她叹气,“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接着又转身道:“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刚才的讥笑声已不复存,众人鸦雀无声,等待她继续。

时玉闭上眼睛,继续念道:“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她睁开眼,和曹操目光正对上:“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说罢,她竟自己忍不住笑了出来。

周围安静,只剩下她轻轻的笑声,好似个喝醉酒的疯子。

曹操盯着她端详,也不言语。

这时,徐元直只好站出来解围:“主公,时玉已经醉了,望主公不计她酒后失言之过,臣这就带她下去。”

曹操此刻已经面无表情,眼中多了几分探寻之意。他甚至在想,这诗究竟真是诸葛亮所为,还是这时玉现写的?

他摆摆手,示意将时玉带下去。

徐庶连忙拱手行礼,去把时玉拽了回来,后者脸上已泛起红晕,眼神迷离,不知所言。

==

徐元直本想着把时玉送回去歇息,但没想到,时玉刚在营外还一副醉醉熏熏的样子,连路都走不直,结果一进营帐,便站直身子,恢复成了正常模样,连眸子里都是一片清明,毫无醉意。

“你…你是装的?”

时玉捋了捋头发,心里想道这东汉的酒精度数这么低,怎么可能把她喝倒。

“当然,我酒量是我们家最好的,这么点儿酒怎么可能喝醉?”

徐庶略显惊异,他凑近了一些,小声问道:“方才那诗,可是姑娘自己所写?”

时玉毫不在意:“自然不是,我不是说了是背诵的吗?”

“你诓的了别人,却骗不了我。“徐庶自信一笑,“我与孔明相识多年,他的文风我最清楚,如此狂放豪情,必不是他的手笔。”

时玉又想开口解释,却被徐庶打断:“孔明酒量素来一般,喝几杯就醉,醉了就睡,怎么可能在酒后写诗呢?”

时玉闭嘴了,不再言语。

徐庶抬眼,瞧了眼外面,巡营的小兵正路过,又小声道:“姑娘莫非是想借着酒醉之名逃离曹营?”

“是,”时玉大方承认,“此事还需元直帮我。”

徐元直想了下,点头道:“这不难,今晚我便为你备一条小舟,你可速速渡江去那江夏。”

“不可,”时玉上前,“我不去江夏,曹操必会提前防备我逃回江夏,此路不可走。”

徐庶问道:“那姑娘想去哪儿?”

似是想起了什么,时玉低头一笑:“去江东。”

“去江”徐庶没说完,忽然被时玉制止。

“帐外何人?”时玉听见动静,迅速追出营帐外,只瞧见一个小兵打扮的人向东跑去,时玉不能确定他听到了多少,便一路追了上去。

那人见时玉独身追过来,跑到了一个偏僻处,忽地转身,拔出短刀向时玉刺过来。时玉立刻侧过身,一把抓住那人拿刀的手腕。

这下,她看清了这人的脸,倒是个俊俏的小少年,估摸着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

时玉拽着他的手,顺势把他推了出去。

“你为何装作诸葛丞孔明的妹妹?”这人后退几步站稳身子,沉声问道。

“哼,”时玉冷笑一声,“哪里来的小子,天下人皆知我乃诸葛孔明之妹,难道这还需经过你的同意吗?”

这人眼睛一眯,似是想从她脸上看出点什么。小小的年纪,眼神中竟透着一丝阴狠。

“天水姜伯约,可曾听过?”

===

注:所背之诗是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二》

作者有话要说:李白: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诸葛武侯抄袭了我的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