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眼前这人,披头跣足,长发遮住半面,而露出来的脸庞,皆被灰黑污物涂抹。
身上的衣服皆染泥污,若非可以辨认出布料,以及压衣的玉佩,乃是权贵所有,说眼前之人是逃荒的流民亦不为过。
桓范见到曹爽,连忙上前几步,开口刚说了三个字“大将军……”
曹爽只觉得鼻间一阵恶臭袭来,他连忙捂起鼻子,退后几步
“你,你当真是元则?”
曹爽与桓范虽是同乡,且表面上看来,曹爽对桓范也是颇为礼待。
若不然,也不会让他出任冀州刺史。
但曹爽的心里,其实对桓范不甚亲近,可谓是外亲而内疏。
换作平时,曹爽自然还能掩饰自己的内心,但此时桓范身上散发出来的恶臭,实是让他有些作呕。
这掩鼻退后的动作,乃是下意识行为。
桓范见此曹爽如此,这才醒悟过来。
虽知是自己孟浪了些,但曹爽的动作,也未免让他觉得不太爽。
曹爽此时,也是反应过来,有些讪讪放下捂着鼻子的手。
“元则,这是,你这是怎么一回事?”
“别提了。”桓范有些垂头丧气,“司马懿擅领兵越过州境,兵围邺城,冀州,已经是落入老匹夫之手。”
“什么!”曹爽闻言,脸色大变,“何以致此?”
桓范这一路狂奔,没有丝毫停歇,赶路的速度比消息传播的速度还要快一些。
曹爽才得到冀州被围的消息不久,此时就从桓范嘴里听到冀州丢失,委实是有些又惊又怒。
甚至心里还有些责怪桓范之意。
看着曹爽难看之极的神色,桓范苦笑,把司马懿所谋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曹爽又是被惊出一身冷汗。
但见他咬着牙说道
“司马懿老贼此举,委实恶毒无比,这是欲置我于死地啊!”
原本他还有些恼怒桓范丢失了冀州,但此时听到桓范在逃出邺城前,居然还帮自己做了那么多事。
心里已是由恼怒转为感激。
“大将军,司马老贼擅越州境,兵围邺城,公然污蔑大将军,其谋逆之心,昭然若揭。”
桓范见曹爽如此,连忙建议道
“大将军当立刻禀报天子,下诏罢其太傅之职,斥为谋逆,召大军征讨之。”
“那是自然!”曹爽脱口而出后,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脸色一变,有些尴尬,“唉,其实我早就欲灭老贼久矣。”
“只是,”说着,他摇了摇头,面有难色,“唉,西贼势大,我欲借彼之手,挡住贼人,故而不得不暂且留他。”
“而且,元则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年来,国家危难,南国的吴寇更是年年北犯,越发难制,唉!”
“我为大局计,这才一直忍而不发,没有想到那老贼,竟是如此不顾国家安危!”
听到曹爽絮絮叨叨说了这番话,桓范眉头一皱。
其实他又何尝不知大魏现在的情况?
真要立刻征讨司马懿,怕不是让西贼与南寇笑开了花?
到时候只会导致大魏倾覆,国号不存。
故而他的真实意图,不过是想要问
“大将军,吴寇此次北犯,可是当真夺了襄阳?大魏南边的兵力,损失几何?”
曹爽的脸色愈发地难看起来
“孙权那厮,委实奸诈无比,居然是以身作饵,强攻合肥、寿春等地。”
“然则却是另派陆逊,偷袭襄阳,更可恶的是,西贼冯永,居然兵陈草桥关,配合陆逊。”
曹爽说到这里,长叹一声,“荆州刺史毌丘俭,顾此失彼,应对失措,襄阳终是被陆逊所夺。”
这也是他没有直接责怪桓范的原因之一。
一个丢了邺城,一个丢了襄阳。
大兄不说二兄。
“那荆州兵力,损失可大?”
“毌丘俭领了荆州主力,前往草桥关,欲御冯贼,虽说留守襄阳的守军不少,但总的来说,伤了一些元气,比全军覆没要好一些。”
不说襄阳还好,一说起襄阳,曹爽就越发烦躁。
这些日子以来,朝野议论纷纷,不少老臣借机发难,已经公开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
就差直接点明了说自己这个大将军是“德薄位尊”“酒色是酖”之人了。
为了安抚内外,曹爽已是感觉有些焦头烂额。
他就是再蠢,也知道此时绝非是公开讨伐司马懿的时机。
否则的话,不说西贼和南寇会不会趁机而动。
就是大魏内部,自己今日派大军北上,明日说不定就有人举兵响应司马懿。
毕竟丢失了襄阳,影响实在太大了。
这可是大魏开国以来,第一次被吴寇夺去疆土。
更别说襄阳对荆州的重要性。
没了襄阳,南阳不稳。
南阳不稳,则许昌难安。
对外失土,若是再对内用兵,朝野不闹翻天就是怪事了。
“大将军心存大局,故而有所顾虑,某自然理解,那司马懿可不会为大魏着想。”
桓范知曹爽的顾虑并非全无道理,但他仍是不得不提醒道
“司马懿在邺城外,历数诸多罪状,污蔑大将军,已是摆明了要与大将军不两立。”
“大将军就算是欲与司马懿相忍为国,亦须得及早做好准备。”
曹爽听了,眉头大皱“如之奈何?”
“若大将军欲以大局为重,那就得设法稳住司马懿,令其不得南顾。”
曹爽叹息“司马懿安能顺吾等心思?”
桓范这一路奔逃,早已是想好了办法,当即说道
“大将军,司马懿在邺城寻不得先帝才女,其大义已失大半。”
“大将军当斥之,以示己之清白,然后再令其守好太行诸陉,以防西贼,戴罪立功。”
“司马懿有吞冀州之心,则必会顺势假意听从大将军之令,以便控制河北。”
“世人看到司马懿如此,自然只道大将军斥司马懿乃是有理,清者自清。”
曹爽听了,暗自点头,再问
“司马老贼多谋,恐怕未必上当。”
桓范说道
“除非司马懿当真是一心为公,不欲图冀州,如若他不顾大魏安危,挥军南下。”
“如此,大将军则可以天子诏,罢其太傅之位,再斥其污蔑重臣,又违大魏法度,其意在谋逆。”
“到时,他手中既无大义,又不顾大局,岂非自堕人望?大魏有识之士,如何会跟从?”
曹爽听闻,大松了一口气“妙!”
司马懿若是听令,日后将有何脸面用大义反对自己?
若是不听令,那就是自堕人望,何足惧哉?
妙,实是在妙!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p>
<crpt>;</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