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时间还比较长,但是刘云飞总觉得没有头绪。
结婚的主要原因不是刘云飞想这么早就结束自己的单身生活,而是他确实太爱宋雪了,他要和她尽快结婚。
因为结婚后宋雪就是他刘云飞一个人的了,毕竟两地离得太远,夜长梦多,不准哪天时间冲淡了彼此的情感,洗脱了他们俩的这份爱,宋雪就不是他刘云飞的了!
这样说来,刘云飞也还是存有私心的。
张军坐在刘云飞的宿舍门前,看着一群学生正在打毛蛋:“云飞啊,看来这个围城不止是我要往里钻,你也将前赴后继地往里跑啊!婚姻就是前面那个美妙的黑洞,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太多的不定因素。我们每个人都对那个黑洞非常向往,可一旦走进去,里面究竟什么样,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谜呢!”
刘云飞摇摇头,出神地看着那两颗梧桐树:“没办法啊,老是这么吊起也不是个事。管它是什么,我们最终都要走进去的,无法逃,也不能逃,那就不逃。”
“是啊,该走的时候就得走,也没必要犹豫。你看我和晓菲,虽然才这么长时间,还不是必须要向那个黑洞迈进去。”张军像是在鼓励刘云飞,也是像自我鼓励。
“张军,你小子是不是搞急了点,是不是先上了车,等着买票。你说一个常在水边走路的人,鞋能不湿吗?我就不相信你真那么君子?我就不相信你还真是一个情爱主义者,玩柏拉图。”
张军没有回答他,他看着刘云飞,笑了,笑得那么幸福。
这已经是春天的尾巴了,在二道岩公社,夏天的气息早就已经来到,在这海拔五六百米的地方,往往夏天要比其他地方来得早一些。
中考已经开始始报名了,按照刘云飞的规划,刘海燕报考的是川省音乐学院中专部的音乐教育专业。
刘云飞给刘海燕把名报了,来到办公室,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几个编辑部寄来的大信封,看来是样书。
其中就有两本是《高原教育》,一本是《高原文学》,一本是《绿风》,还有一本是《江南》。
一年来,刘云飞除了上课就是学习和写作,他在上课中总结经验,在学习中增长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导实践,也就是写作和教学。
他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许多好经验作了总结,写成教育教学心得,教学反思,寄给了《高原教育》杂志。
这两本《高原教育》,其中有一篇就是他的教学心得,另一篇是关于二道岩公社树林小学的一篇5000多字的通讯。
当时刘云飞只是想尽量写,不敢肯定能发出来。
他把稿子写完后,一份寄给了《高原教育》,一份寄给了《大山报》。
在大山报上,由于是一个县级小报,不可能把5000字都发出来,所以被编辑们大刀阔斧地砍了剩下1000多字。
虽然只1000多字,也把个罗彪高兴得不得了。
刘云飞想,如果他看到《高原教育》上的这篇通讯,他肯定更高兴。
刘云飞把各种杂志一股脑地抱到宿舍时,吴悠刚好从树林小学放学回来。
她看见刘云飞抱着的杂志就说:“哥,什么大作又发表了,让我学习学习。”
刘云飞拍了拍吴悠的肩膀:“傻丫头,还学习呢,只见学习没见进步。算了,要你进步也是为难你了。对了,这本杂志,明天你带过去给罗校长,这是写你们树林小学的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