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我的1987> 第121章 说干就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章 说干就干(1 / 2)

“你们俩是遇到什么好事了?如何赚钱?是不是遇到什么大生意想要带着我们一起赚?”胡云云嘴巴快,看着刘云飞问。

“赚钱的门路是找到了,只是有些辛苦。找你们不找其他人的原因,就是看你们几个这段时间学习很认真,字也认识不少了,这些字,学会了不用可就浪费了,要在使用中才能加深印象。当然,陈三幺不存在,让三幺和我们一起,主要是我过段时间就要去教书去了,没时间和大家一起打拼,三幺和你们在一起做我更放心。只是不知道三幺你媳妇同意不同意。”刘云飞说了半天,也还没说到主题上。

“刘云飞,不要买关子,说正点。什么时候说话学会婆婆妈妈了。”陈三幺笑了一下,盯着刘云飞说。

“好吧,是这样的,我们准备在我们村成立一个农产品收购站,只要是农产品,我们都可以收购,具体由张二嫂负责。这边把农产品收购到一定量后,我们就运到高原市中心去,在那边卖。”刘云飞简单地介绍。

“刘云飞,你想过没有,这里离马场坪客车站这么远,运输是个大问题。要把农产平运送出去,不解决运输问题,根本就住不下来。”陈三幺还是看到了这一点。

“这个我们已经想过了。从皮匠弯村运一百斤东西到马场坪区公所,一般2元到3元就可以了。你想想,背50斤马铃薯到马场坪街上才卖2块5毛钱,给我们背一百斤货物到马场坪就能赚2块钱,谁不愿意?”刘云飞分析着说。

“是啊,这个我愿意。去年冬天,我们从十公里以外的小坝村背十根甘蔗回来,需要一天时间,再用一天时间背到杨梅树区去赶场,卖完赚1块5毛钱,背的人还不少。这个钱,大家肯定愿意。”李淑芬目光晶亮地看着大家说。

“问题是这样把运费算下来,还能不能赚钱?城里真那么好卖吗?”陈三幺还是有点不相信。

“三幺,这两天我和云飞弄了1000多斤南瓜和500多斤红豆到城里,除去全部费用,我们每人赚了200多块,你说赚钱不?”胡珊珊直接用现实的案例来说服大家。

听说赚了200多块,大家一下兴奋起来。

“刘云飞,你说想让我们怎么做?你安排,我们和你一起做。”陈翠花高兴地看着刘云飞。

“这样,先由陈三幺带着陈翠花在城里负责销售,张二嫂、胡云云和李淑芬负责在皮匠湾村收购,之后负责找人运送到了马场坪区公所。由于人手有限,我算过,就算发动我们村的全部劳动力,每次也只能运送一到两吨左右,但一天可以运送两次,也就三到四吨。我们也不能坑老百姓,这边的市场价是多少,收购的时候就给他们多少;最主要还是发动大家种植农产品,带领着大家一起致富。比如马铃薯,虽然他们背到马场坪买五分钱一斤,我们在这里给他们收购五分,到城里卖一毛到一毛二,除开运费和车费,一百斤我们还能赚2块5左右,一千斤就能赚25,每个人就有四块左右的赚头,如果把门面费除了,至少有3块,两千斤就有6块,这是就最便宜的马铃薯来打比方;如果是红豆,大豆,西红柿,茄子,辣椒这些,就不只赚这点了。”刘云飞给大家简单算了个账。

就只看马铃薯,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都是人家工作人员两到三倍的工资,大家觉得很可观。

开玩笑,刘云飞是人民教师,虽然到现在还没发工资,但他知道,一个月的工资不会超过100块。

“我们倒是没问题,关键就看三幺哥,看他婆娘同意他出去干不?”陈翠花看着陈三幺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