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出生在60年代初的张二嫂,家庭条件也不是那么太好,加上那时候的环境,又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开始是大跃进,后来是阶级斗争,人们都搞运动去了,精力没放在搞生产上,家里的粮食经常不够吃也是正常的。
刘云飞虽然晚生了几年,但小时候依然经历过那些环境。
那时候是大集体。
读小学的时候,刘云飞一边上课,一边还要去挣工分。
好在那样的日子没有几年,从80年开始,土地就承包到户,日子就慢慢好起来了。
土地承包到户后,老百姓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但由于土地比较贫瘠,开始那几年没钱买肥料,农家肥也不是太多,广种薄收,一年种来也只够吃大半年。
到后来农家肥慢慢多了,庄稼也稍微好一些,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对于狗肉,我只吃过一次。大概在10年以前吧,我家喂了好几条狗,我老爸觉得狗太多了,就把最肥的那一条敲了。那味道,现在还有一点记忆!那天我们应该把这条花豹弄回去给我老爸做。”刘云飞沉静了半天,和张二嫂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下午6点过,刘云飞他们就回到皮匠湾村。
陈老九见刘云飞回来了,就去通知村民们晚上来上刘云飞的夜校。
虽然浑身酸痛,好在车上的时候靠在张二嫂的肩膀上睡了一觉,刘云飞的精神现在好多了。
吃过晚饭,陈翠花早早把大马灯挂在民办小学的黑板上方。
刘云飞把整理好的字一笔一画地写在黑板上,村里的人们已经陆续赶到了。
张二嫂带着丫丫,拿着本子和笔,认真地跟着刘云飞学习。
通过这两次到大山县城,张二嫂深刻体会到文化的重要性。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认真学习,一定要懂文化,要让自己活出不一样的明天。
即如既往,刘云飞教得很认真,大家的学习也很认真,如饥似渴。
很多人把今天晚上的内容学习完以后,又让刘宇飞辅导他们学习之前不会的,他们吸收得也非常快。
今晚上的人确实不少,五六十人满满地挤在民办小学里,平时上扫盲课闹哄哄的场面在刘云飞的教学下竟然这么安静。
刘云飞觉得,教村民们识字,学习文化知识,或许是自己重生到这里来的使命。
9点不到,该学的内容就已经全部教学完成。
大家在民办小学里巩固了一会,刘云飞就让大家散去。
刘云飞正想往家里走,胡云云跑过来拽了一下刘云飞的衣角:“刘云飞,刚才我看见隔壁李家寨村的王勇和几个20多岁的男生把我们村的几个女生带走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带走就带走呗,一个愿带,一个愿走,我也没什么办法。再说了,打搅别人的好事毕竟不太地道。”刘云飞看着胡云云黑黑地笑了一下。
见刘云飞看自己的眼神,坏坏的,胡云云愣了刘云飞一眼:“刘云飞,没想到你这么坏!比以前我们一起在村子里玩的时候可坏多了。”
“以前我是坏人,把你的头都打破了。至于你说的这种坏,以前还是孩子,不知道怎么坏,现在知道了,又不敢坏了。我现在是小坏小坏的,不打破你的头了,我想把你的心打破。”刘云飞故意逗了一下胡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