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我的1987> 第21章 笔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笔友(2 / 2)

默默读着你文章的孙晓叶。

1987年6月28日。”

这个笔友,刘云飞已经交了两年。

那时候刘云飞上师范二年级,孙晓叶上川省一个市的大专一年级。

两人通过书信来往,彼此了解一些对方身边的事,彼此在另一个陌生的城市想一些对方存在的那片天空,于书信来往之间产生些许的慰藉。

读完信之后,刘云飞提起钢笔,真想把自己穿越到三十多年前的事告诉她。

确实,从三十多年后穿越到这里,只有自己知道,甚至不能和任何一个人说,因为说了也没人会相信,还会被别人骂作神经病。

这时候,刘云飞知道有口难说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了。

此时,苏芯正在外面刘海燕的床上躺着看那本《西部文学》。

确切地说,她是在看刘云飞的那个短篇小说。

刘云飞坐在桌子边,在一个蛇皮口袋里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从师范带回来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书本和纸张中的一沓信签,开始给孙晓叶写信。

他可舍不得用今天在邮电所买的稿纸来写信。

在信中,刘云飞告诉孙晓叶自己毕业以来的情况,告诉她自己被分配到了二道岩公社了。

当然,刘云飞是不敢告诉他自己从三十多年后穿越过来的事,要不然,孙晓叶肯定说他在写科幻小说。

写科幻小说?刘云飞想到这里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可以借助自己穿越的资源,写一本科幻小说呢?

三十年后的那个社会,可是比科幻小说还要科幻。

现在人们无法想象的许多东西,在三十年后都出现了,比如视频电话,比如每家都有小轿车……

这样想着,他开始有些激动了。

他相信,只要把20年以后那些手机视频,各种软件,各种平台的事揉在自己的小说里,肯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这年头,家里能装一部电话,那简直是在做梦。

打个电话都要到公社,甚至要摇半天,从这里打到另一边,要转多少地方对方才能接到。

这时候的现代化,最显著得标志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谁会想到二十多年以后电话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想要和对方说个事,手机微信电话一打,就能看到对方在做什么。

这些高科技的智能运用,现在要是和谁说了,他们肯定会说你的想象力太丰富。

谁信呢?

想到这些,刘云飞激动得都有些不想睡觉,想要马上动笔了。

可写小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尤其是写中长篇小说,与写几千字的短篇小说不一样,必须要有比较完整的提纲。

于是,刘云飞就暂时放弃了这种想法。

最后,刘云飞把两年之后海子的抒情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抄在信纸的最后面,装进一个信封,贴上邮票,放在枕头边。

写完信,他舒了口气,还是先认真研读这本《窥心》吧,既然只学了前面两张就能读到王院长的心事,要是把这本书读透,究竟有多厉害呢?

不可想象。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