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板现在变了。”这是林机锋曾对杜迟说过的话。
如来急公司老板孙丽平一向以低调、平民的形象而在快递江湖中游走。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是业界对孙丽平的总体评价。他从不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以至于如来急公司很多员工都不认识他。在如来急公司内部还有这么一个段子,话说一位收派员正在楼下吃饭,见一位长相清纯的小伙子坐他对面,手上还有一些应聘资料,就笑嘻嘻地问他是不是在找工作。那收派员还说他们快递网点正在招人,小伙子你可以去试试。
“收派员收入怎么样呢?”孙丽平故意问。
那收派员边吃边答,这要看个人了,如来急收派员是提成制,收派得多,收入就高,还有区域也很重要,要是被主管分到一个好的域区,天生收入就高。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少,但“地利”几乎是让人心动的。
又相传,经这次在无意间与那位收派员对话后,让孙丽平了解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收派区域。好的写字楼,小区,或产业园,与其他区域快递业务差别太大,需要进行收派区域分类管理。这就是如来急公司有名的“区域分类管理法”出台的背景。
但现在孙丽平却不一样了,为了上市,他不得不与媒体打交道,所有的员工没有人不认识他,只要他准备到的地方,几乎有大人物要来的阵势,闹得人心惶惶或激动不已的样子。
“老板这样子是看不到真实情况的。”杜迟有一天对他的小伙伴们说。想当初,孙老板下网点业务体验,一人一骑(是否有保镖暗中保护,杜迟其实是不知道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已亲手做,亲口问,哪像现在这个样子,老板要接触的人或事,早早地就被公司上层那帮“狗腿子”们安排妥妥的了。
也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杜迟创业以来,无形中在走自已的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已成为如来急公司一名潜在的对手,现在李垚提出来要与老东家进行客服人员培训合作,不知道如来急公司那帮高管们是怎么想的,怎么看待这件事。
李垚听到杜迟的顾虑后,却冷冷一笑。看来如来急公司这一两年变化还是挺大的,这种变化不只是快递业务量的变化,主要是人的心里和思维在变化。也就是在不远的五、六年前,快递公司被人们称之为“老鼠会”,收派员在电梯里穿行,不小心碰到人家,会遭到爱干净的女孩子们白眼。自电商购物扎根白领女孩子的心田后,她们一改往日的偏见,娇滴地称收派员为“快递哥”。
紧跟着时代大潮大浪,快递公司老板身价也徒增。有评估机构初步给孙丽平个人估价,现在已是百亿大亨,财富完全可以挤入富豪榜单前二十位。
“你认为孙老板及他手下的高管会在乎你这么一个公司吗?会把你当作他们竞争对手吗?”
李垚的两个反问句着着实实地敲醒了杜迟。是的呀,他杜迟算什么,如其说现在与如来急公司合作,不如说是想找一棵大树好乘凉!这也许就是如来急公司那帮掌权者们的“思维”。
“在如日中天的老东家面前,你要做一名弱者,博得强者对弱者的照顾下求生存。”
杜迟有点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名曾经脑子“特简单”的女人竟会有这样的生存法则!
“与老东家合作培训的事你就不用担心了,我来安排吧。现在紧急的事是如何招到新员工呢!”
“可是你还没有办理离职手续呢?”
李垚又笑了笑,现在有多少女孩子在凯觎她的位置,再说啦,她在如来急公司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被烈太阳晒干,很快就有另一滴水补上,大海不会因她的去留而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每一位员工对公司来说都很重要!”这确实是如来急公司孙老板普经说过的让当时的在职员工激动的话,但说是这样说,实际中,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小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复杂无处不在,李垚虽然在公司上班从来没有得罪过什么人,但人们看重的是你是否能给他带来利益。你的重要与否,是取决于你带给别人的价值。
经李垚随口对如来急公司人际的这么一分析,杜迟还真有同感。就拿他自已来说吧,以前前海那帮收派员,见到他都是以“杜老大”相称,现在他出来了,与以前前海四街网点的那帮兄弟们联系也就越来越少,人际关系在无意间一天比一天冷落。
“你现在对前海那帮收派员来说,价值几乎为零,他们为什么还要像从前那样呢?”李垚还联想到她们客服部美美们,私下咬牙说对某某高管烦透了,“他满嘴口臭,还对着我说话,真讨厌。”可是实际工作中,见到她们“”烦透“”的但能掌握她们命运的人,总是甜得像个家养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