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快递王国快递王> 第七十六章 蓝山芋被退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章 蓝山芋被退货(2 / 2)

蓝山芋是张家镇最有名的特色物种。生吃爽口,熟食喷香,是不可多得的辅助小吃。杜迟也算是走过大江南北之人,他的同事也来自于祖国的五湖四海,像张家镇这样的蓝山芋还是极少见到的。

说到蓝山芋,这里面还真有一些巧合。那是一名合肥的收派员刚从老家回来,顺便带了几根山芋头在网点边包装快递边吃,见到王珊珊走过来,给了她一根,王珊珊不太喜欢吃生的东西,因此,就将山芋带回到泥河网点,随意放在桌子上。正好当时杜迟在场,就将山芋洗洗吃起来。这一吃不打紧,杜迟立马觉得此山芋味道独特,忙问它的来历。

“这是上午小卫给我的,我看是生的,就给带回来了。”

杜迟知道收派员小卫家住张县张家镇,但他不知道小卫家具体住在那个村。

“小卫的手机号码我有,我来问问他。”王珊珊与小卫联系后,杜迟更加来了兴趣。

“难怪这山芋我们都不知晓,原来它生长在这样的大山凹里!”杜迟又吃了一口山芋,再仔细观瞧,这山芋在口咬之后,表面竟显露蓝色。

对于山芋这样的食物,杜迟小时候见得多、吃得多了。每到秋末初冬,杜迟和杜快下午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见到绿油油的山芋地,趁路人不注意,快速地用双手挖下去,很快就见到红彤彤的山芋身,土地肥沃的地方,那一根山芋足够杜迟吃饱肚子。

“这山芋味道确实与我们家的不一样。”杜迟还眼不眨地看着已吃了一半的张家镇山芋。

杜绪成也走过来瞧了瞧杜迟手上的山芋,说杜迟手上的山芋和家里的山芋是一个品种,只不过水土不一样,长出来的样子和颜色有差异。

成叔的话倒让王珊珊想起一篇古文,说的是淮南的橘子移植到淮北,因水土不一样,竟变成了枳子。

“这个山芋就是典型的南橘北枳。”杜迟以前并不知道南橘北枳的故事,经王珊珊小嘴这么一叭啦,忽然明白了很多,且有了自已的看法。

杜绪成见大学生王珊珊认可了他的“见识”,马上又插话说,SZS的茶叶其实和王家山的茶叶都是一个品种树,只不过SZS的山地不一样,种出来的茶树生长的茶叶味道不一样。

当时石嘴茶在网上销得还可以。八九十年代,庐江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在外地打工,家乡情结不会因地点而改变。“石嘴茶的消费群体要以平民为主,特别是在外地打工的本县农民工,喝到石嘴茶就能想到在家的妻子儿女。”这是杜迟网销石嘴茶的经营思路。

“石嘴茶是平民喝的茶!”当时杜迟公司网店就是这样来打的广告。

“这样的好山芋完全可以放到我们网店里去卖。”杜迟又吃了一口山芋。

王珊珊也来了兴趣,看着杜迟手上的山芋,笑道:“卖山芋”这是不是很土的一件买卖呢?

杜迟望了望手上的山芋,脑子像是被机灵感电击了一下,随口道:“山芋虽土,但蓝山芋却很香。”于是,一种生产于张家村的食物--蓝山芋就此在互联网上不断地闪动着它的蓝色“身姿”。

“蓝山芋为什么会被退回来呢?”杜迟有一丝不理解地问。

原来情况是这样的。张家镇今年秋天雨水很多,阴雨绵绵,晴日很少,像这种蓝山芋最怕被雨水长时日的浸泡,一浸泡山芋的内在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从而煮出来的山芋味道就自然地变坏了!

“老板,我们当时与农户签合同时,白纸黑字写着,若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蓝山芋滞销,本公司皆不负责…”

听王珊珊在电话那头这样说,杜迟想起来了,与种植山芋的农户确实签过这样的合同,但当时他没有在意“不可抗力”几个字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签合同的农民怎么会知道呢!

杜迟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这几个字的含义,但他能知道的,若农户不支付快递费,他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我昨天问了潜庐律师事务所张律师,他建议我们公司起诉农户乙方…”

王珊珊的话还没有说完,杜迟脑子里已翁了一声。杜快怎么进的号子?还不是袁宝成不顾任何情面,打着法律的旗子干的事。再说那一年他家的房子被法院查封,也是信用社主任吴雨生打着法律的旗号干的,弄得他父亲那一年都不想出自家门。以前有谁家出什么事需要评理了,杜父那怕是在吃饭,立马丢下饭碗,冲过去给人评理作公。自家里房子被法院查封了一回,杜父就再也不管他人家的“瓦上霜”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