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我的港娱帝国> 165.让邹大亨费解的谜之操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5.让邹大亨费解的谜之操作(1 / 2)

一首旋律动听,歌词朗朗上口的主题曲对一部电影的影响有多大?

陆绍宽很有发言权。

直至今日,《最佳拍档》超两千万的票房记录让港岛同行望而却步,自然而然的,那部戏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业内拿来解构、揣摩。

都市时装谐剧依然是如今电影行业的主流。

尽管这一年来,模仿借鉴甚至碰瓷《最佳拍档》的电影不计其数,但没有哪部能真正取得票房意义上的成功。

《最佳拍档》中,陆绍宽客串的劫匪出场时的插曲,曾出场时的BGM。

《上海滩》的主题曲中,只要“浪奔,浪流”四个字一响起,及膝风衣,白围巾黑墨镜绅士帽的许文强形象就会自动浮现在每一位观众眼前。

差别在于,浮沉兄弟这首歌被自诩多情浪子的小马仔们争相吹捧,而上海滩则受到那些自诩大佬,混出一定名堂的头头们的青睐。

反正不管如何,这两首歌出圈了。

随着胡御姐嗓子渐渐打开,黎晓田皱起的眉毛就没舒展过。

当然不是不满意或者厌恶,更准确一点说,他这幅表情和这种反应说明他此时的严肃和凝重。

胡御姐是丽的小老板娘,而且说话很有分量,很大程度上能代表陆绍宽这个老板的意思,自然会有一些机灵的员工私下里打探胡御姐的喜好。

作为丽的制片部音乐总监,黎晓田知道小老板娘会唱歌,甚至之前“杰出1980”演唱会的拷贝,还是经过他修音之后,才在丽的电视台播出。

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胡御姐的唱功薄弱,更谈不上任何技巧,没有乐器和伴奏的遮掩,暴露出很多问题,自然这首歌的表现就很一般。

但不管黎晓田还是被特意请来的乐队成员,没人在乎胡御姐将这首歌唱的如何,毕竟不是专业歌手,没办法要求太多。

胡御姐忽然止住歌声,用手指捏了捏嗓子,扭捏的嗔了陆绍宽一眼,她就说她不行的,酝酿好久,也没找到陆绍宽之前交代她的那种感情和意境。

当然更现实的问题是,调门太高,又夹杂着戏曲唱腔,她这种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新手要是能唱出几分韵味来才奇怪。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黎晓田和乐队的成员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毕竟见到小老板娘出丑,实在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胡小姐唱的很好听。”黄夕照已经很给面子的带头鼓掌。

这种善意的举动,反倒让胡御姐更加扭捏,几次三番朝黄夕照看过去,确定对方不是明夸暗贬才作罢。

“胡小姐这首歌......”黎晓田的目光在陆绍宽和胡御姐之间来回穿梭,继续试探道:“这首歌,没有唱完吧?”

胡御姐瞪了黎晓田一眼,要她怎么说,难道说这首歌难度太大,她唱不上去,老板娘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自然而然的,她把陆绍宽招供出来。

黎晓田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古典、流行、摇滚......甚至这次陆绍宽搞出乡村风格的新歌,他都不意外,但让他意外的是,新歌竟然是戏曲风。

在戏曲方面,他顶多算得上稍有涉猎,造诣并不深,但一个有天分的作曲家,必然拥有灵敏的音乐嗅觉,只几句,就能大概判断出一首歌有没有搞头。

就如同面对一坨狗屎,不必非要亲口尝试一下才能分辨,用闻或者用看就足够。

陆绍宽把早就准备好的歌词递过去,黎晓田迟疑地接过来,抖抖薄薄的一张纸,推了推眼镜,下意识眯上眼镜,认真品读。

习惯了粤语填词,国语曲风的歌词第一眼看上去有些别扭,下意识的,他轻声呢喃着......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

读到激动处,他狠拍一把自己的大腿,失声赞道:“犀利,好犀利!”

一时间语塞词穷,仿佛只有“犀利”两个字能表达他的心情,但又有点欲语还休的郁结。

不愧是获得世界级文学奖的作家,这首歌词,有意境,而且意境很深,能淹死人的那种深。

陆绍宽老脸一红,他以为自己身为实打实的花心渣男,脸皮已经够厚了,但如此明目张胆的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还是有一种淡淡的羞耻感。

他劝解自己,读书人的事,那能叫偷嘛?

借鉴,他只是借鉴,充其量借鉴多了一点点,查重率百分之百。

本歌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同行,穿越重生者大军的那个同行。

做完心理建设之后,B还是要装的,绷着脸,语调低沉,自言自语的讲述这首歌的创作初衷或者说剽窃灵感:“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色如泼墨,突兀的枪声划破宁静的夜幕,神州大地陷入烽火狼烟。

偏安一隅的小县城享受着诡异的宁静祥和,戏台上却是咿咿呀呀的唱着悲欢离合。”

黎晓田听痴了,他老豆曾经是个热血青年,耳濡目染之下,他自然对那段历史知之甚深,低落的呢喃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陆绍宽睨了他一眼,受他的影响,语气也变得悲怆起来,抬头错过大家的视线,盯着门外,渐渐失焦。

“受人追捧的“角儿”着精美的戏服,方寸戏台上水袖柔婉、昆腔曼妙,在此起彼伏的叫好声中,演绎着《桃花扇》。

战端一开,神州大地无宁日,战火很快绵延辐射,“角儿”的戏班子被鬼子围住,并指名道姓要让这位“角儿”演一场,若是拒绝,便烧了整个戏院和城里的无辜百姓,同他一起陪葬。

“角儿”淡然一笑,那张精美的妆容之下,没人知道他心中的悲痛。

描眉打扮之后,当晚,全城万籁俱寂,锣鼓场面戛然迸裂,映衬着台下的灯火通明,台上的婉转唱腔,鬼子们指指点点,放肆谈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